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种子有剧毒,却养活了上亿人,曾是第四大粮食作物,扒皮可当水果吃

0
分享至

在我的童年时代,几乎每户人家都在自家的农田或菜园中种植一种特别的植物,其外观与红薯相似,故而在民间也常被通俗地称为“类似红薯”的作物。不同于红薯的是,这种植物不仅能够作为餐桌上的蔬菜,还因其清甜爽口的特点,适宜直接当作水果食用。

每当我们在田间劳作疲倦时,就会随手在土里挖出一颗,剥去外皮便能品尝,那种甘甜滋味不仅能消除疲劳,还能迅速解渴充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凉薯”。

对于许多南方的朋友来说,凉薯无疑是一个熟悉的存在,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不敢说所有农村家庭都有种植,但至少超过七成的家庭会在自家土地上培植凉薯。即使到了今天,食物供应充足的时代,凉薯依然在不少农村地区扮演着主要农作物的角色。

然而,或许鲜为人知的是,凉薯并非我国自古以来的本土作物,而是源自海外并被引入我国。更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其种子含有剧毒成分,但在历史上,凉薯曾一度被视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养活了亿万人口。在这期内容中,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这一神奇的凉薯作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凉薯,学名“Pachyrhizus erosus”,隶属于豆科豆薯属,是一种强壮且具攀缘性的草本植物,其茎干粗大并伴有少量毛发,部分基部可能略显木质化。这种植物的花序较长,通常可达15至30厘米,每节簇生3至5朵花;小苞片形态纤细如刚毛,易脱落;萼片长约9至11毫米,覆盖着紧密贴合的硬毛;花冠呈现浅紫或淡红色调,其中的旗瓣接近圆形设计;每个豆荚内包含8至10颗种子,形状近乎正方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凉薯与大豆、蚕豆、豌豆等常见的豆科植物同属一家,但它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常规的豆科植物往往以其种子作为食用部位,而凉薯的种子则含有剧毒成分,不可食用。相反,凉薯的主要食用部分为其地下块根,该块根呈独特的纺锤形或扁球形,直径大致在20至30厘米之间,肉质饱满,既可生食亦可烹煮后享用。


在我国南方地区,凉薯拥有广泛的种植基础,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种植面积尤为显著。其食用方式相当简便,只需剥去表皮即可当作水果享用,口感清甜爽脆。而在北方地区,凉薯则更多地被用作蔬菜食材,常以炒制的方式出现在餐桌上。

鉴于凉薯多元化的食用方式及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在我国民间,人们对它的称呼丰富多样,诸如地瓜、土瓜这样的俗称较为普遍,此外还有沙葛、萝沙果、地萝卜、扯皮薯、葛薯等多种别称。

尽管凉薯在我国极为普遍,种植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以至于许多人都误认为它是我国本土作物,但实际上,凉薯的原产地是在热带美洲。关于凉薯传入我国的确切时间尚无统一说法,但一般公认其最早引入我国的时间不迟于17世纪末期。


毋庸置疑的是,凉薯起源于热带美洲的这一事实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公认,研究表明,在公元前12000年至8500年的农业初期阶段,现今秘鲁境内的古代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食用凉薯的块茎部分。然而,将其成功驯化为可供种植的粮食作物的过程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直至约2000年前才得以实现。

当凉薯传入我国后,凭借其易于种植且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何种土壤环境都能良好生长,加上其极高的产量优势,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推广。很快,凉薯便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并在明朝时期跃升为继稻米、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

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以及谈迁在《枣林杂俎》中均有记载凉薯的种植价值与食用特点,如“每亩产量可达数十石,胜过种植谷物二十倍之多”,并且描述其口感:“生食时质地爽脆如葛根,熟食则甘甜如蜜,风味类似荸荠”。


无需追溯过于久远的历史时期,仅回顾我们祖父母那一辈,大多数人都曾品尝过凉薯这一食物。记得在我幼时,祖父曾亲口讲述,在那个食物匮乏的时代,凉薯成为了他们应对饥饿的重要食物来源,其丰富的饱腹感尤其显著。

尽管凉薯并非源自我国的粮食作物,并且其种子含有剧毒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我国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引入我国初期,凉薯在某种程度上为数以亿计的人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营养,对于缓解饥荒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前,粮食供需矛盾已有所舒缓,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凉薯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据统计,近年来凉薯种植面积已经缩减至600万公顷,尽管如此,这一数字仍占据全球凉薯种植总面积的70%,我国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地位。然而,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凉薯的实际产量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水平。

展望未来,粮食将继续在我国扮演重要角色,以缓解粮食需求的压力,并为改善人们的饮食生活贡献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品尝过凉薯呢?对其口感有何评价?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一起分享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击李晓勇?新疆混血后卫继父:国内混子教练不承认欧美水平更高

回击李晓勇?新疆混血后卫继父:国内混子教练不承认欧美水平更高

大嘴爵爷侃球
2024-06-16 10:55:51
安布罗西尼:意大利所有人都想看到瓜迪奥拉来,但他很难离开曼城

安布罗西尼:意大利所有人都想看到瓜迪奥拉来,但他很难离开曼城

直播吧
2024-06-16 23:04:25
志愿军10万人被围困,毛主席急电16字妙计,彭德怀大赞:确实高明

志愿军10万人被围困,毛主席急电16字妙计,彭德怀大赞:确实高明

猫眼观史
2024-05-16 17:21:31
“中国技术不如日本?”中国高铁一公里1万度电,日本只要43度?

“中国技术不如日本?”中国高铁一公里1万度电,日本只要43度?

番茄说史聊
2024-06-15 22:01:17
下半年,财神眷顾,事业大展宏图的三个星座,富贵盈门

下半年,财神眷顾,事业大展宏图的三个星座,富贵盈门

小晴星座说
2024-06-16 18:22:43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5 08:56:51
致命绝杀!以色列的噩梦来了!

致命绝杀!以色列的噩梦来了!

大嘴说天下
2024-06-16 20:53:01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人民日报:以为是养生,实际最耗气血的十大“好习惯”,有一个都可能摧毁健康!

人民日报:以为是养生,实际最耗气血的十大“好习惯”,有一个都可能摧毁健康!

每周文摘
2024-05-11 10:59:33
女副镇长出轨领导,聊天记录被丈夫曝光,内容露骨毁三观

女副镇长出轨领导,聊天记录被丈夫曝光,内容露骨毁三观

奇趣阁
2024-06-16 11:10:23
持仓40万股,人都亏傻了!如果星期一继续跌停,就注定退市

持仓40万股,人都亏傻了!如果星期一继续跌停,就注定退市

惜别的海岸
2024-06-16 15:25:57
吴艳妮人气堪比奥运冠军!长发披肩没化大浓妆 网友称赞:格局大

吴艳妮人气堪比奥运冠军!长发披肩没化大浓妆 网友称赞:格局大

念洲
2024-05-29 11:59:28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3-13 11:25:14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深度知局
2024-06-13 17:41:13
欧文:绿军希望自家球员能接受队史的一切 否则就会被淘汰

欧文:绿军希望自家球员能接受队史的一切 否则就会被淘汰

直播吧
2024-06-17 01:44:26
1-0!贝林厄姆一剑封喉,1.8亿超巨横扫质疑,英格兰旗开得胜

1-0!贝林厄姆一剑封喉,1.8亿超巨横扫质疑,英格兰旗开得胜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7 04:56:21
菲律宾威胁动武后,075攻击舰现身南海,马科斯摊上大事了

菲律宾威胁动武后,075攻击舰现身南海,马科斯摊上大事了

第一军情
2024-06-15 10:08:41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06 08:27:43
玫瑰的故事:导致黄亦玫跟方协文离婚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她自己

玫瑰的故事:导致黄亦玫跟方协文离婚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她自己

娱记掌门
2024-06-17 04:08:39
四个永不倒闭的行业,选择对了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四个永不倒闭的行业,选择对了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趣说世界哈
2024-06-16 07:55:06
2024-06-17 05:50:44
禾木报告
禾木报告
感受乡土里的气息分享乡土风情
3492文章数 18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手机要闻

鸿蒙OS再次发力:华为Pura70系列再迎新版本,你收到了吗?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