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th天才计划 | 入围短片故事集④

0
分享至


身处这个世界的现场,我们如何用创作构建对世界的理解?

第5届天才计划竞赛单元共有20部入围作品,我们将之分为4组展映片单。我们会根据展映分组,逐一呈现入围短片的创作故事,借创作者生活的只言片语,观看世界的真实。这是最后一篇,关于“神明消失了”。

请至文末预约线下观影。


本组片单中,成长、成年、欲说还休的性别麻烦,与衰老、更生、器官和精神力量的交换之间,诞生了一场奇妙的对话和相互关照。创作者们用实验性、作者性的视觉语言,将影像的媒介性参与到表意的创作之中。在那些或实质、或意象性出现过的情节和隐喻里,“神明”消失了。



《兰父》简述了十部与兰花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以艺术家日常对其父亲的影像记录作为旁白。短片并没有具体线性剧情,它更像一段逐渐形成的情感,既关于父亲、关于兰花,也关于艺术家自己。在电影史的不同影像文本中,他拼贴出兰花难以被简单定义的形象。


兰花男

大卫·林奇《双峰镇》里的哈罗德·史密斯,在家中养了很多兰花。他是影片中的一个不起眼的边缘配角,也是在影视文化中的一个十分典型的“兰花男”形象。在影视文化模型中,“兰花男”一般指向一些不太正常的男性,他们的性格通常是柔弱的,形象上的病态不像主流的男性充斥着男子气概,而是一种失势的状态。

我的性格,或者说性别气质,从小就跟身边的男性不太一样。在初中的时候,会被班上的一些“坏男生”,甚至是女同学,贴上“娘娘腔”“人妖”的标签。这种无辜且不愉快的感受和经历,让我在成长中从一个性格挺活泼开朗慢慢变成腼腆而不自信的人。大学期间,再而有人拿“性格柔弱”这样的状态去定义一个人的性取向和性别取向,这是我人生里非常困惑的时期。


我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本关于性别气质的书——格雷森·佩里的《男性的衰落》,他对男性气概单一性定义的批判,为非主流男性气质发声。加上之后我对酷儿理论的接触,让我十分自由地接受了身份的流动属性。如果说酷儿理论对于我有什么影响,答案或许是,它给予了我一个可见的选择。

虽然拍了《兰父》,但我觉得我不算是一个电影导演,应该说我是一个以影像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找到自己艺术创作的语言。我以前学雕塑专业,这个领域的老师反对作品的文学性和叙事性,他们认为雕塑是关于空间和形体的创作媒介,作为雕塑家,应该回避在文学、叙事上的表达。对我来说,这不能满足我在创作中的表达冲动,尤其是针对特定议题上的。当我们去定义《兰父》时,应该没有人会觉得它是一座雕塑吧?雕塑给予我的影响,可能是提供了更多维度的视角,创作不再是很平面、很直线叙事的东西。


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我去英国留学,创作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困惑,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在英国的最后一年,我去苏格兰高地徒步,被那里野生的、自然的、蛮荒的景观震撼。回去之后我也做了一部影像作品,是我在徒步的时候,被自然唤醒的一些自我身份反思,那大概就是我创作的起点,里面已经穿插了一些能在《兰父》里看到的,自然与身份的纠缠和互动。

选择影像作为创作媒介,一方面是我当下关注环保和生态议题,另一方面是我发现自己的创作不仅需要图像,也离不开文本写作。我喜欢写作,经常会写日记。我看过郑波的《蕨恋》,作为一个原本就很关注身份认同、性别议题的人,它启发了我用酷儿生态学的视角去创作。自然与文化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存在,而是也能彼此交缠、紧密相关的。

兰花父

《兰父》里拍到了我的父亲。选择父亲作为影片的中心,是出于一件很偶然的事。我爸爸在老家养了一些植物,有几株铁皮石斛,他已经照顾很久了,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其实是一株兰花。那个时刻,我看到与这株兰花相处了很久却不自知的父亲,脑子里蹦出了“兰父”这个概念。

原本,我是想要通过养植兰花和拍摄这部影片,去拉进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的。我经常不在家,外出的时候,是父亲帮我照顾兰花,我发现他比我照顾得还要好。我从来没教过他要给植物更换位置,满足光照时间,但是回到家后,我发现兰花换了位置。他说那个位置的太阳太晒了,这是一种直觉行为。兰科植物是一种如果你照顾得很好,根部就会释放出绿色化学物质,把附着在根部上的水苔染成绿色的植物。好几次我外出很长时间,回到家中,都会发现它们的根部绿油油的。


我和父亲之间是一种交流很少、很平淡的关系,就像这一代的许多年轻人和他们父亲之间一样。我父亲当然是爱我的,但他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经常问我“钱够不够,需要的话我给你打钱”。不过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我会叫他穿上他当警察时的制服去拍摄,他会因此而感觉到:“原来我的小孩对我的过去是很感兴趣的,是想要认识父亲的。”

每次出去拍摄的时候,虽然他口头会唠叨很麻烦,但我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他是特别开心的。对于本来就是抖音重度沉迷者的他,在镜头前参与是一种风采的展示。

兰花猎

我是个私底下会想特别多东西的人,我以前真的挺害羞的,不敢和别人交流。但是拍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整个人都打开了。与父亲、与朋友,尤其是与陌生人的互动,让我在黑暗的森林里蹚出一条路。

因为在森林中寻找兰花的兰花猎人的概念,我联想到同样在夜晚黑暗的公园里寻找爱情的性少数群体,因为这次拍摄,我联系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更深切地认识到了公园性文化背后的一些历史,它不仅仅弥漫着一种欲望,还与记忆和情感交缠。


这就很像兰花,有着雌雄同体的生物属性,多样的形态。它曾经生长在密林深处,因为人类的抵达,它的美被发掘,但同时也因为人类对这种美的狩猎而濒危。它同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每当你觉得它要死了,到春季,它都会从已经干枯了的假鳞茎上发出很小的幼苗。每一类别的兰花都呼应着不同的生命形态,是一种多样性的代表。我觉得兰花没法被分类和定义,是没有边界的形象。在这些微观的植物里,囊括着一切广袤的生命形式。





陈啟恒,自由艺术家,出生并生活于广东,但并未对粤地产生归属感。



《新年旧日》是一个关于独居退休女性生活的影片。本片没有强烈的情节反转,跌宕起伏的情绪,只有日常的生命切片和一尊与宗教无关的关公像。


闽南妈妈

我是台湾高雄人。我爷爷来自山西,奶奶来自北京(当时称北平),妈妈来自闽南。我女朋友是武汉人,所以我在武汉也待了将近三年,现在还在武汉。由于新冠疫情,我往返不便,已经将近3年没有回家。尽管有时候会通电话,但今年回家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鸿沟,母子一场,我们好像并不是很了解彼此。我产生了很多焦虑。

后来我发觉这种不理解,对母亲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开始做电影之后,我一直都在外面工作,毕业后很少跟她一起生活,但最久也不超过半年,然而我没有预料到这次重新和她相处会有这么大的落差。


我妈妈,包括那一辈的中国女性,好像一直都处在一个比较隐忍的状态。在台湾,她们通常是报喜不报忧的。我妈妈会跟我说去哪里玩、去干嘛,她也在健身,还会自己去看电影。但是,她受伤、生病自己一个人住院,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她从来不会跟我提。

重新相处的那段时间,我反而像他者,介入了她的新生活,而不是我们两个原本的生活。

我妈妈是一个闽南女性,身为长女的她有很多弟妹。她从原生家庭,到进入婚姻,再到有了我,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人。小的时候,她帮家里照顾生意,照顾弟弟妹妹。结婚后照顾丈夫和孩子。


等她退休了之后,我开始不在她身边。她所有的重担都在某一刹那卸下,暂停在了那里。她的生命中是有一个暂停的片刻的,但也不能说是空白。无论孤独也好,还是松了一口气也好,无法一概而论。当她开始重新拥有自己的生活,重新照顾自己时,又面临着对过往生活的亏欠感。

我想试图理解这些。站在她的视角,或是以陪伴者的视角拍一个片子,这是《新年旧日》的雏形。然而毕竟是第一部导演作品,坦白说像是踏出舒适圈,一开始确实不太有底气。制片人廖勇是我很长期的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上互相扶持的好朋友。多亏了他从前期到后期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帮我梳理,而且碰触私密情感时人往往会相对脆弱,也很感谢他在每时每刻的支持和陪伴,让我更有勇气去直面创作。


三个女性

这部片的另一位制片人王天霸,也是我的女朋友。影片的主演王慧林,是她的大姨。因为生活在武汉,我和大姨变得很亲近。确认出演后,我们经常聊有关生命体验的东西。

她家里有一株养了二十年的葡萄藤,因为某段时间水浇多了就死了,但她想把旧的葡萄藤剪掉,让它继续活下去。我把她对于葡萄藤的这种看法放进了这个片子。种了很久的树枯萎了,得让它继续活下去。背后的意涵像人的一生,对于一个已经要逝去的,陪伴了自己很久的生命体,即使你知道它已经救不活了,但还是想试试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以前听到过一句话,说父母子女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觉得我和母亲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彼此的生命中只能渐行渐远。这种目送里,其实带着一种亏欠。

我现阶段更想理解父母是怎样目送子女的。虽然知道生命必然会这样,但是对母亲来说,不管我们多大了,都还是她的孩子,会有一种依恋感。《新年旧日》中,这种目送就变成了面对丈夫的死去,一个突然转变人生境况的女性是如何目送自己的子女的。

故事里的母亲是很多形象的集合体,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型。是以我母亲作为参照,结合我和大姨的相处过程衍生出来的。我母亲和大姨除了形象相似,还有一种中国女性命运的相似。她们都是家中的长女,只不过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台湾。她们都必须承载很多东西,为了家庭付出所有。


我的女友王天霸在拍摄过程中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她的引导让我对女性群体的理解更深入,也告诉了我很多因为无法感同身受而忽略了的女性处境。对于女性的尊重,我想应该是一种出于对自己不同的生命体本身,从她出生到衰老的所有的尊重。如果没有经过我女朋友对于我这方面意识的开发,我没有办法创作这个故事,因为我可能会更不理解我母亲。

叶子正在飘动

一开始在台湾,我算是模特,跑很多通告。那时候我在念数学系,一直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嘛。其实当时我也没有那么喜欢电影,只是觉得做传媒挺有意思的,我就去念了台湾艺术大学。又因为老师的关系,我对电影的观看方式有了更近一步的思考,这是我开始和电影结缘的节点。

后来我又去了FAMU(捷克国家电影学院)学电影摄影,入选了金马电影学院。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一些大陆的朋友,因故过来。因为朋友和情感关系,我选择在这边生活,电影某种意义上也促成了我生命中地理上的迁徙。


我觉得自己是感受力的天才,我对生活本身的好奇心大于艺术作品。相较于去美术馆看展览,我更喜欢去逛菜市场。我对创作的积累大部分来自于对世界的好奇心。如果我不再拍电影了,我可能去开餐馆。在台湾就开武汉菜馆,或东北小串,在武汉想开台湾早餐店。每个地方的饮食拥有其背后的文化属性,通过吃去理解,也许会比其他方式更深刻。我喜欢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去观察特别的故事。

我人生中遇到了对我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也是在我生命里最接近父亲形象的,《独立时代》的摄影指导——张展。有一次我们一起在拍摄,他就叫我抬头看看树叶,叶子正在飘动。他说这里面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气息,做摄影就是要掌握这种生命的流动。我想,拍母亲或是拍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和观察一片叶子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秦海,导演、电影摄影师,中国台湾人,祖籍山西大同。毕业于捷克国家电影学院,2018年入选第十届金马电影学院,2022年入选猎鹰计划短片季年度导演十强。



《大象的形状》取材于导演成长过程中性启蒙的真实事件,英国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性教育的缺乏。短片中的大象被成年人避之不及,它不断地变换着形状,陪伴着“我”长大。大象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断变化的印象,直到“我”亲自探索才完成祛魅。


纯真、记忆和不可压抑的

去年四月我朋友对我说了自己的感情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两人之间矛盾的根源在于性压抑。性教育的缺失,似乎是我周围的普遍现象,因为童年和成长期间受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很多人把“性”看作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这也让我想起很多童年时的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了《大象的形状》。

无论是《大象的形状》,还是我现在正在做的片子,都来源于我的经历,是关于我的过去,尤其是关于我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如何影响如今人格的形成。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影片的故事是围绕他人的,我发现,因为很难共情他人的故事,导致最终成品中的情感看来特别矫揉造作,所以现在我更倾向于讲述亲身经历,我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这么做。


《大象的形状》是我的毕业作品。现在的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用软件制作动画的,这样会有清晰的目标,最终会做出来什么也是已知的,但我也因此失去了一些涂抹的乐趣。相比数位板和软件,小时候毫无目的地涂涂画画,更有一种纯真的冲动。

记忆是有空间属性的,当我试图在脑子里重构记忆里的事件时,往往地点和场所会最先显现。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很多被遗忘的细节会慢慢出现。当我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回忆它们的形状时,情感再度涌现了出来。


当然我明白,“还原记忆”的过程里会出现很多原本不存在的事,一些主观的真相被涂抹。或许这是一种共同体验,当人到达了一定的年龄或阶段,要选择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比“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来得重要。这也是我在创作时遵循的规律。

前方一片大雾

高考之后我去了一个不够理想的大学,读了一个不太擅长也不太喜欢的专业。有一天我突然想,这不是我的人生。就像童年时涂抹的本能一样,这次突如其来的“觉醒”就像一种直觉——我想做有创造力的工作。所以我想去留学,给自己一个“重开”的机会。我想了一个通宵,如何给父母解释,结果我打电话给我妈,甚至还没有说原因,她说“好,我去跟你爸说一下”。

到了日本开始学语言和考学,一直到考上了动画专业,我都对自己能不能做动画这件事有点怀疑,因为我不是一个画画特别好的人。不过学了动画后才知道,“特别擅长画画”并不是做动画的硬性条件。诺曼·麦克拉伦说动画是画出来的“动的艺术”,而不是动起来的“画的艺术”,所以做动画,对运动的理解更重要。


现在我在东艺大读研究生一年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刚学动画时,看到那么多我喜欢的作品都来自东艺大,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来这个学校。对我这样一个不太善于言辞的人来说,做独立动画,意味着大部分环节我都可以自己完成,不用跟别人交代,作品也能更好表达我个人的意志。所以动画对我来说,像是一种专属我自己的语言,是我和世界沟通的方式。

做《大象的形状》时我特别迷茫,前方一片大雾,我到底能不能行?做动画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特别需要体力。当自我怀疑的情绪反映到了身体上,我因此生了两场大病。就像吉尔·阿尔卡贝兹《沼泽》里的角色,现实的压力和精神内耗就像安在身上的铁甲,一直拽着我往沼泽里陷。


但我身上还吊着一个气球,那就是我的理想和憧憬。我希望能做好这支片子,希望能考上东艺大,希望能继续学动画,一直做动画,希望得到世界给我的反馈。所以《大象的形状》得到了一些电影节展的肯定,对我来说鼓励很大。

我其实并不知道未来毕业后会做什么。我特别希望能留在学术环境里,做老师有稳定收入的同时,一边又能做我自己想做的动画就最好了。我觉得如果把热爱的东西当作谋生的工作去做,会有很多不得不妥协的时候,热爱也会在过程中被消磨,但我又很珍惜我对动画的这份感情。最近我受到很大激励的一件事是,我的一个动画前辈,现在白天做咖啡师,晚上用下班时间做动画。我觉得他的状态就挺好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以什么工作谋生,这份工作又是否跟动画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都想一直做下去。





桑宇轩,本科毕业于东京工艺大学动画专业,目前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映像研究科。他不善言辞,所以动画成了他和世界沟通的语言。他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他知道自己想一直做动画。



定格动画短片《无二》,背景设置在科技高度发展、但社会与文明体系崩坏的未来。赛博朋克式的科幻世界与传统东方武侠江湖神奇共存。故事由争夺一张神秘魔琴,引出一对失散江湖侠侣与器官再造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改变人生下半场

我做动画工作室的时候,已经37岁了。别人说不要在本命年行动,其实我36岁的时候就已经按捺不住。但还是晚了,现在已经到了开始老花的年龄。我常常想,我要能早10年、20年开始做动画就好了。

我在4A公司做了16年的创意。我做广告各方面其实都很好,成绩也不错。但是在那一刻已经知道,自己不希望那是人生的下半场了,所以想要改变。


我从小就喜欢动画,也是因为喜欢,就会想去尝试这个技能。小时候写作和画画都蛮好,但家里人觉得没那么重要,所以没有走艺术这条路。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会计专业,但我没有做过一天的会计。一毕业就在广告4A公司工作,一直到做动画之前。从最普通的文案,做到了创意总监的位置。

虽然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微电影”已经很泛滥,但是当时这个载体刚开始在广告行业出现。我因此获得一些参与纯剧情文案策划的机会,慢慢累积了一些经验,手上也写了很多故事脚本。


我有一位美术搭档,台湾人。他问我:“你写过那么多故事,要不要整理一下,将来看有没有机会找制作公司去做一些出来?”于是那年春节我就整理了一下,发现长的短的加起来,一共写了40多个故事。看着我自己写的这些故事,那种纯粹的创作欲突然很强烈,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回到常规广告的工作状态。

平时工作我需要看大量的片子,长的短的、国内的国外的都要看,我发现定格动画经常吸引我,我也更偏爱这样的表达方式。可我没有专业的美术背景,也没有三维建模的基础,虽然画画还不错,但离真正的二维动画制作还差很多。我的两位美术伙伴热衷做手工,于是决定先尝试一起做定格动画。


就这样,从零基础到越来越好,我们拍了7年的定格动画。其中踩了无数实打实的坑,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工作室就是为了做原创而创立的,未来我还会做更多自己的东西。

赛博朋克武侠

中国动画有非常优秀的历史,出过很多了不起的作品。但是中国动画存在一个断代的间隙,长达二三十年,这个时期定格动画一直没有出现很亮眼的作品。直到近年才有《风雪山神庙》《风雨廊桥》这样的优秀短片,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动作片。

以前大家对定格动画有一个刻板印象,觉得定格动画是很卡顿的,在影像的表达上有很多方面做不到。如果我要做一支定格动画,让大家一看就觉得非常厉害,也得做动作片,这是最早的目标。


确定了目标后,我就开始等,等一些画面自己跑到我脑海里来。然后我再把这些线索捋清,串起来,渐渐就有了一个故事的雏形。

中国近现代武侠作品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很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那些武侠电影。我自己喜欢的作品有何平导演的《双旗镇刀客》,那是所有动作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另外像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刀》等等,我都非常喜欢。

有了一个大概的美学基础,我考虑到做武侠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些可以在海外跟大家对话的、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懂的通俗元素。“赛博朋克”显然是一个放在全球都可以被讨论的话题。于是我把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我想它能成为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故事。

因为于心有愧

做一个故事的时候,不管是做动作电影,还是赛博朋克科幻电影,或者神魔故事,人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武侠也好,赛博朋克也好,只是它外壳上面的元素。

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悲观主义者,到现在应该也是。我以前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大的毒瘤,是自然最强的破坏者。他们对海洋、动物、其他族群等等造成的伤害从未停止。因此也相信人类的最终结局也不会是美好的,或者说,人类所谓的美好结局,对于其他的物种以及这个世界而言可能是一场灾难。


在这种悲观情绪中,我常常会想:“在未来,我们最重视的东西,会不会被替代?”科技在日渐发展,我们的手、脚、身体可以被替代,那么情感呢?人的内心、人的情感是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在未来,这个信念受到挑战,我们该怎么去面对这件事情?

我是在了解了“熵”的概念后,才开始慢慢对悲观主义释怀的。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个世界的悲剧可能并不来自于人类,而来自于它本身的发展规律。一切都终将走向“熵增”,走向混乱与灭亡,但人类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做了一些“熵减”的工作的。虽然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人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曾经的我非常喜欢辩论。高中第一次看到辩论赛时,就被辩论的魅力吸引,沉迷了好一段时间。但后来我逐渐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辩证上的对错。

我们为什么要复制过往?或许是因为我们于心有愧,面对不了遗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学会坦然地接受遗憾。世界的本质是“熵增”。总有一天,一切都会逝去的。





2016年草虫鸣在上海创立了Kytoon Studio麒童工作室,经历了从技术层面到经营状况的重重难关,Kytoon Studio现已成为迪士尼官方在中国签约合作的定格动画工作室,是中国国内最为专业的定格动画团队之一。



《虎的局部》将一段描述真实事件的文本与一段离奇的虚构影像结合,试图展现“静止”在动画电影中所能带来的真实和力量,挑战对“运动与变化”所产生的装饰性和视觉舒适的过度沉迷。


无解的神话

几年前,我在一次等红灯时看到一对父子,父亲骑着摩托车,儿子坐在后面。父亲在发动摩托车和刹车间反复,坐在后面的儿子出于惯性不断向他父亲的背上冲撞和贴靠。看到这个画面,我感受到一些性的意味,但更多和生命相关,而非那种挑逗的、诱惑的性。那个十字路口特别大,很多人和车都在路口静止着,在我看来好像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

《虎的局部》旁白里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新闻,我读时像在读一个神话。那对父子的出现,让我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一段是描述真实事件的文本,另一段变成了动画中“离奇”的虚构影像。对我来说像是同一批演员演的两个故事,他们看似彼此无关,又互相勾连,很难用语言解释。


我一直觉得很多动画作品过度沉迷“运动与变化”所带来的装饰性和视觉舒适。这次在《虎的局部》,我想用细腻的动画展现“静止”所带来的真实和力量。我设计了一个更开放的叙事结构,给到观众自由解读的空间。

我做片子时,通常从“感觉”出发,脑子里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或概念。创作对我而言首先还是满足自己,世界上原本也没有两全的东西。所以,最终看完我的片子,观众总会带来不同的理解,包括超出片子本身的解读,当然有时候可能是疑惑。我也不希望给到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统一的解读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但在一次放映后,一个观众的提问让我很意外,因为他对影片的理解恰巧也是我创作时的初衷和灵感来源。这部片子做得很暧昧,并没有刻意传递信息,却偏偏得到了共情,这让我觉得很神奇。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做自己就好。

从实验前往叙事

刚开始看动画,我对叙事属性不强烈、更多是在探索形式的作品感兴趣,例如乔治·史威兹格贝尔的作品,很多影片都不讲故事,但在形式上的探索却相当迷人。我也喜欢梅雅·黛伦和亚历山大·罕密德的《午后的迷惘》。这些片子似乎缺少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正是这种模糊的叙事轮廓让我觉得很有魅力。有时候你不必思考真的发生了什么,仅仅享受影像就够了。


几年前我开始看长片,才开始真正关注“叙事”。一开始不爱看,是因为我对叙事作品往往带着“传统”和“一成不变”的印象。直到后来接触到例如阿彼察邦的片子,我发现叙事片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他在《热带疾病》中,将故事从中斩断,这样大开大合的做法颠覆了我对常规叙事片创作结构的认知。原来叙事与否的边界并没有那么清晰,也不是非此即彼。我开始向叙事靠近,《虎的局部》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

我一开始的作品故事性都不强,这也早早成为我相对熟悉的创作方式,我当然可以继续做下去,但这样重复的工作实在缺乏挑战性。我时常会有一种迫切感,想要探索新的东西,因此会自我督促做出转变,继续学习。

三天的德语班

我第一次接触到动画制作,是大学本科时用FLASH做一个动态影像。到毕业时,很多人看了我的毕设《RUN!》然后跟我说,要做这样的作品,应该去国外,国外环境更好。于是我报了一个德语班,想着不管学些什么,多看看这个世界的不同好像也不错。但最终我只上了三天课,剩下的课程全都送了人,我发现,和一大群人坐在一个教室里跟着老师朗读这样的学习形式,实在不适合我。


后来我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心想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创作。很多时候我会加班到夜里十二点,然后回家开始做自己的片子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持续了三年左右。但动画的工作量慢慢变大,我就干脆辞了职。一个人做动画需要熬过很多枯燥的时刻,画很多张差不多的画面,进行大量重复但必要的劳动,以至于在制作动画之外,叫我画画,我的内心是排斥的。

在家里做动画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和朋友社交见面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很少在朋友聚会时聊创作,我不太享受“说话”这件事,我知道“说出来”是有快感的,它满足了一部分创作的欲望,但也抽走了一部分创作的动力。我宁愿多做一些,也不希望当我说了很多后,却最终什么也没有做。


一开始接触动画时,我也会有那样的时刻,因为太喜欢了,就想要一直做下去。现在做久了,心情不再那么戏剧化。但我做作品,一直有一种“它值得被做出来,它需要被做出来”的强烈心愿,这种心愿就是促使我一直创作下去的动力。





沈杰,2012年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其动画短片曾参加了多个电影节,包括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预约影展活动场次

文字统筹_连旌乔

撰文_闵思嘉、何萧、常温狗

编辑_孙佳慧、汤盼盼、yy

插画_齐金诺彦排版_胖狗、mi



左滑查看更多

NOWNESS paper 冬季刊 “在世界现场ON LIVE”与天才计划同行,关注将视野投向世界的创作者,以祈使的语态邀请每一个人,不用沉溺于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利己主义中,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去,参与在世界的现场。你也可以在天才计划现场找到这本杂志,它提供了理解天才计划的多元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现身儿子毕业礼,太兴奋被梅拉尼娅拉衣角,18岁巴伦却高冷

特朗普现身儿子毕业礼,太兴奋被梅拉尼娅拉衣角,18岁巴伦却高冷

译言
2024-05-18 07:48:26
又火了!不穿内衣成新风尚?阿尔巴尼亚女主播如何引领时尚革命!

又火了!不穿内衣成新风尚?阿尔巴尼亚女主播如何引领时尚革命!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5-18 15:02:31
官宣,赛季报销!辽篮突遭重创,杨鸣慌了,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官宣,赛季报销!辽篮突遭重创,杨鸣慌了,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开心体育站
2024-05-18 11:43:46
重庆一女硕士被黑人男友虐死,生前痛哭哀求:我要见见妈妈

重庆一女硕士被黑人男友虐死,生前痛哭哀求:我要见见妈妈

一场奇遇日记
2024-05-17 19:01:42
意媒:国米与Pimco的贷款谈判基本破裂

意媒:国米与Pimco的贷款谈判基本破裂

直播吧
2024-05-18 13:52:23
不想害你!我钱不干净,曝聊天记录!曝晨一400万合同运营小纯!沈曼锤佑扎恋

不想害你!我钱不干净,曝聊天记录!曝晨一400万合同运营小纯!沈曼锤佑扎恋

娱乐圈酸柠檬
2024-05-18 00:00:13
1991年,中国总理奔赴远东招募苏联专家,从白俄罗斯淘回镇国神器

1991年,中国总理奔赴远东招募苏联专家,从白俄罗斯淘回镇国神器

干史人
2024-05-10 19:25:03
如果台湾提出回归条件:社会制度不变,军队保留,大陆会同意吗

如果台湾提出回归条件:社会制度不变,军队保留,大陆会同意吗

人间史名人录
2024-05-17 15:52:54
中国家庭的15大“闲置家具”,千万别再买

中国家庭的15大“闲置家具”,千万别再买

元芳
2024-02-29 21:27:51
张艺谋妻子陈婷发文:“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张艺谋妻子陈婷发文:“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16 16:00:25
俄军进攻哈尔科夫当天当地星链被诡异关闭:乌克兰暗示马斯克搞鬼

俄军进攻哈尔科夫当天当地星链被诡异关闭:乌克兰暗示马斯克搞鬼

探索星空
2024-05-18 09:12:59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太反常!普京前脚落地北京,不到24小时,美国突然宣布将派团赴台

太反常!普京前脚落地北京,不到24小时,美国突然宣布将派团赴台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4-05-17 15:51:03
无英特尔处理器!华为公布新PC:搭载麒麟9000C

无英特尔处理器!华为公布新PC:搭载麒麟9000C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4-05-18 12:19:49
一夜之间从暴涨100倍到大跌75%,法拉第未来这过山车坐得惊心动魄

一夜之间从暴涨100倍到大跌75%,法拉第未来这过山车坐得惊心动魄

惜别的海岸
2024-05-18 08:13:41
南海尾声将至,中方用词变了,拖走菲坐摊舰,还有7根钉子要拔除

南海尾声将至,中方用词变了,拖走菲坐摊舰,还有7根钉子要拔除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5-16 14:13:53
加拿大贸易部长表示:加拿大将考虑大幅上调中国产电动汽车关税!

加拿大贸易部长表示:加拿大将考虑大幅上调中国产电动汽车关税!

AI商业论
2024-05-18 13:48:01
主动发声!米切尔引爆联盟,5年2.15亿,詹姆斯的目的达到了

主动发声!米切尔引爆联盟,5年2.15亿,詹姆斯的目的达到了

体育晓二
2024-05-18 10:59:12
高盛预测房价回调至2027年三季度,再下跌40%

高盛预测房价回调至2027年三季度,再下跌40%

翔哥说地产
2024-05-17 16:54:43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汪峰跟女友十指紧扣,沉默的子怡让人心疼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汪峰跟女友十指紧扣,沉默的子怡让人心疼

娱乐小丸子
2024-05-18 09:16:00
2024-05-18 19:38:44
NOWNESS现在
NOWNESS现在
全球创意生活短片平台
1562文章数 44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庆余年2》首播口碑出炉!有好有坏

头条要闻

中央委员唐仁健任上落马 巡视组4月刚进驻农业农村部

头条要闻

中央委员唐仁健任上落马 巡视组4月刚进驻农业农村部

体育要闻

天赋最差的人,成为NBA最强替补控卫

财经要闻

史诗级利好,房地产这次有救了吗?

科技要闻

高合复活!

汽车要闻

智驾升级/月底上市 问界新M7 MAX焕新版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重磅利好!海南公积金贷款利率又降了!

本地新闻

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来河南,沉浸式体验中原文明

艺术要闻

真诚度101%,35岁的诚品画廊为什么选择北京?

数码要闻

M4 iPad Pro 弯曲测试:尽管很薄 但耐用性与 M2 型号相当

公开课

父亲年龄越大孩子越不聪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