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
“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
人,只有少一些贪念,少一些欲望,少一些躁动,内心就会变得安静。
很多时候,心动了,杂念就多了,烦恼就来了,生活就苦了,人生就不顺了。
人最重要的,就是安顿好自己的内心,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内心平和更重要。
曾国藩说过: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显然,内心静得下来,那么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自己内心一定是安然的,笃定的,也是从容的。
可以说,安静,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
静下来,打磨自己
与人相处,或者说跟自己独处,一个人都应该保证自己的内心足够的安静。
这就像是在重要的场合当中,人只有保持安静,才显得成熟,才会滋生气场。
哪怕内心不说一句话,但是自己有底气,足够的安静,也能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制力。
人最怕的,就是动不动变得很冲动,变得很火爆,瞬间就血气沸腾,非常不清醒,不理智。
每个人都应该变得像深潭里的水,清澈阴凉,静水流深,才能够让自己保持淡定,保持清醒。
很多人活着,别人随便说几句话,就容易激怒他们,甚至立刻气急败坏,最终导致说话做事都非常欠妥当。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说: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
做一个安静的人,哪怕给人的印象是内向的,但起码自己是有能量的,是不呆滞的,而是充满力量的。
这样的人,不管找到哪里,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要明白,只有弱者,才会在愤怒的时候,像一只老虎虚张声势。
强者,永远都在淡定,从容地做自己。平静如水,情绪稳定。
心静了,就有福了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容易得到运气眷顾的人,从来都是说话温和,做事从容的人。
那些说话大声,做事急躁,甚至特别容易情绪化的人,一定是安静不下来的,也不可能得到生活当中的幸福感。
作家周国平先生曾说: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安静的人,看似平淡无奇,普普通通,但其实这是一种低调,是一种远见。
人越是这样,越是能够变得有才华,有学识,有能力。
也可以说,越安静,人就越强大。
安静,心静,是一种难得的内心状态。
我们虽然无法完全远离喧嚣的外界,但是却能够在喧嚣的环境当中,保持独立的自我。
也只有完全让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稳住自己的心态,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笃定,从容,自信,踏实。
始终要相信,人生的前半段,只有先靠自己安静下来,默默地打磨自己,虚怀若谷,不露锋芒,真正打造出拥有真才实学的实力。
最后,潜心修炼,散发光芒。
安静,一种最高级的活法
当今社会当中,人心复杂,物欲横流,绝大多数的人都很难静得下心来。
现实就是,一个人越难安静下来,就越难有所成就。
因为当一个人内心特别浮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被动,也总是迷茫,甚至非常恐惧。
于是,就不会拿出行动,而是不断地自我纠结,自我怀疑,每天都在耗费多余的精力和时间。
这样的生活状态,一定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迷茫,最终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无能。
《学言》里讲过这样一句话:
多言,浮也;谑言,淫也;辩言,愎也;巧言,佞也。
话说得太多,整个人就会显得轻浮,一个人做事太爱开玩笑,就容易变得过分。
喜欢与人争辩,就会慢慢变得自负,倘若习惯了花言巧语,就会显得谄媚。
人,一定要学会及时安静下来,让自己回归到宁静的状态,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然后,做出改变,回归真实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做回真实的自己。
最终才能够找到自身的优势,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愿望。
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哪怕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在内心里安静地修篱种菊。
如此,过得清欢,过得随性,过得自在,也过得高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