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篇论文的《致谢》,凭什么刷屏?城乡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0
分享至

我走了很远的路,

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

送到你的面前。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不枉活一世

这两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被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热传。文中,黄国平用最朴素的文字,回顾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很多网友看后都表示“看哭了”,有人说在他身上看到了“志与坚的淬炼”,也有人说他“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大家既感叹于农村少年坎坷的成长经历,更对这份坚持下去的勇气充满了敬畏。而面对巨大的反响,黄国平也发表回应称,“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无法回复。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据媒体报道,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黄国平已赴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就职,担任高级研究员。

那么,这篇《致谢》凭什么刷屏?打动你的,仅仅是“读书改变命运”吗?如何更大力度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01

读书使人进步,努力即有价值

在对黄博士逆袭历程的围观中,一些人发出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慨叹,但“读书改变命运”于黄博士而言,只是一种结果,他的身上最可贵的是那种坚韧的精神品质。

如今,各类互联网平台正深深嵌入农村青年的生活,“小镇青年”们认识世界的好奇心,成了“资本下乡”浪潮中的“蓝海”,生存成为了农村孩子生活的日常和人生的核心议题。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论调滋生出来,接受严肃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渐弱化。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打工”

“你看我儿女都能打酱油了,你还没结婚吧”

“今年二十好几了吧,怎么还在读书”

因为读书不一定能改变收入、社会地位,甚至不一定能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不少人觉得“理所应当”就要让步于现实抉择。一边是有待重塑的精神世界,一边是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来自身边人的“道德审判”,这让不少初涉世事的农村孩子负重而行、迷失自己。“书随便读一下,就去打工了”成了太多农村孩子“顺势而为”的惯性抉择;如果“盖房结婚生孩子”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就会被扣上“不孝顺”“没本事”的帽子。

通过求学走出大山、找到理想工作、拥抱美好未来的黄国平,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案例。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经历了诸般苦难之后,仍笃定于读书这件事。黄国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探索至高科学、实现人生理想的快乐,并由此推演出为别人创造幸福、创造价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在这个飞速发展、传统价值被不断重构的发展历程中,好好读书、接受严苛教育,对一个农村孩子的人格养成、塑造丰富温润的精神世界,继而形成对广博世界的科学认知,最终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理念的价值体系有多么重要。这是无论对于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都具有同等意义的事情,需作为教育的普遍意义之所在而不应存在丝毫的“城乡之别”。

黄国平出身于苦寒之家,这种极端特殊的境况,在当下已并不多见,但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遭逢各种变故总归是免不了的,所以黄博士的奋斗历程,仍有参考价值。当面对变故时,我们需要用黄博士这种穷且益坚的精神,去克服一切困难。

02

“寒门博士”故事

鞭策更大力度实现教育公平

黄国平逆境中坚忍奋进的故事,再次触动了人们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关切。值得注意的是,黄国平在对网友的回信中说:“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才能走到今天。”可以说,寒门学子之所以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离不开个人的奋斗精神,更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如今,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等各项扶持政策日益完善。从中职、高职学校到普通本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多种渠道获得资助。在学前教育、普通高中等国家资助尚未完善的教育领域,社会慈善公益机构、爱心人士等亦在发挥补充力量。

当然,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依然任重道远。有关部门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更公平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人生之路上

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一手“好牌”

但打好这一局

每个人都有机会

这个机会

来自个人“不放弃”的奋斗

也来自国家和社会“不抛弃”的努力

把书念下去

不枉来时路

归来皆少年!

最后,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

感人至深的《致谢》吧~

来源丨半月谈、重农评、新华每日电讯、沸腾、澎湃新闻

编辑|陈春晓 责编 | 康轩山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沂蒙山区持续干旱:桃农排队浇地,小麦减产玉米种了不出苗

山东沂蒙山区持续干旱:桃农排队浇地,小麦减产玉米种了不出苗

极目新闻
2024-06-13 09:19:57
俄军苏-57隐形战机遇袭迷雾重重!面对外媒猜测,俄国防部始终不予回应

俄军苏-57隐形战机遇袭迷雾重重!面对外媒猜测,俄国防部始终不予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4-06-11 07:40:13
网友那花 50 万的农村自建房,一楼鱼塘让我喜欢!

网友那花 50 万的农村自建房,一楼鱼塘让我喜欢!

家装设计指南
2024-06-12 12:50:02
被父母细养的孩子都怎样了?网友:住进ICU,再也没见过了

被父母细养的孩子都怎样了?网友:住进ICU,再也没见过了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18:19:27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范志毅看到国足晋级18强赛后,立马发表了2段犀利言论,不服不行

范志毅看到国足晋级18强赛后,立马发表了2段犀利言论,不服不行

小豆豆赛事
2024-06-13 15:27:11
女生胸太大运动起来有多辛苦?妹子纷纷晒图…真的被她们装到了

女生胸太大运动起来有多辛苦?妹子纷纷晒图…真的被她们装到了

经典段子
2024-06-11 23:37:28
如果中美战争爆发,以下五类中国公民将首先被召集上战场!

如果中美战争爆发,以下五类中国公民将首先被召集上战场!

战域笔墨
2024-06-13 16:27:40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时代周报
2024-06-13 20:01:22
上汽回应: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上汽回应: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观察者网
2024-06-13 14:19:05
不会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出手会这么狠

不会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出手会这么狠

科技龙
2024-06-12 10:23:18
忘掉WTO和自由贸易吧!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8%的关税!

忘掉WTO和自由贸易吧!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8%的关税!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4-06-13 11:34:00
1948年粟裕向中央汇报抗命缘由,主席大惊:你想灭掉450万国军?

1948年粟裕向中央汇报抗命缘由,主席大惊:你想灭掉450万国军?

可乐88
2024-05-31 16:13:16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柏铭锐谈
2024-06-13 12:21:39
又赚到了!孟加拉四处炫耀中国给建的大桥:开通当天过路费破千万

又赚到了!孟加拉四处炫耀中国给建的大桥:开通当天过路费破千万

文雅笔墨
2024-06-12 21:49:22
雷军上班自带早餐引热议 网友:我居然和千亿富翁吃的一样

雷军上班自带早餐引热议 网友:我居然和千亿富翁吃的一样

三言科技
2024-06-13 13:46:05
你无意中摸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对视的那一刻,我俩都懵了

你无意中摸过什么不该摸的东西?网友:对视的那一刻,我俩都懵了

文雅笔墨
2024-06-13 20:51:06
中央气象台6月14日06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4日06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财联社
2024-06-14 06:08:09
14次面试后,他成功被互联网大厂录用

14次面试后,他成功被互联网大厂录用

极目新闻
2024-06-12 18:12:14
网友:广州地产底裤都快脱光了!最后只有全面放开,买房送户口…

网友:广州地产底裤都快脱光了!最后只有全面放开,买房送户口…

火山诗话
2024-06-12 10:55:58
2024-06-14 08:42:44
农视网
农视网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
14869文章数 545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亲绿网红在大陆旅游称"真的很喜欢这里" 气得绿营跳脚

头条要闻

亲绿网红在大陆旅游称"真的很喜欢这里" 气得绿营跳脚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明年千台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上班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再度告急!海口连续仨月住宅入市不足千套!竟有楼盘卖爆!

亲子要闻

人类幼崽的迷惑行为,非要和爷爷奶奶转圈圈,爷奶一脸的生无可恋

数码要闻

三星 Galaxy Watch 首款 FE 产品正式发布,199 美元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