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江时评:一颗“土柚子”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柚香飘四方,硕果映振兴。11月15日,2025年上饶·广丰马家柚推介暨冬之韵促消费活动启动。昔日藏在丘陵间的“土柚子”,如今长成了带动5万余户果农增收、年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的“致富果”,成为广丰以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的鲜活载体,这份“甜蜜答卷”,写满了县域经济突围的智慧,更藏着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民生温度。
科技为翼,让“土宝贝”变身“金招牌”。农产品要走得远,品质是硬底气;产业要做得强,科技是硬支撑。广丰人深谙此道,没有让马家柚停留在“靠天收”的老路子上。从与高校联手实施“强基、提质、优株”三大计划到建成全国首个柚类种质资源实验基地,从数字化果园精准灌溉施肥到智能分拣线让优质果溢价增收,科技赋能让马家柚实现了“量质齐升”。昔日庭前院后的“土柚子”,如今成了糖度可控、品质可溯的“中华名果”,这正是广丰人“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的智慧,不拼资源拼科技,不重数量重质量,让传统农产品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
链条为脉,让“一颗果”串起“一条链”。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破解“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的困局。广丰没有满足于鲜果销售,而是下活了“全链发展”这盘棋。引进精深加工企业,让马家柚“浑身是宝”,从柚肉到柚皮,开发出了“饮、食、健、美、药、料、茶”七大系列100多种产品,马家柚鲜果消纳能力提高了500多倍;搭建“线上+线下”销售网,打造江西省首个天猫、淘宝、盒马“三合一”基地,打通产销壁垒,冷链物流让柚香24小时直达江浙沪,销往东南亚及欧洲等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从鲜果、文创到文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马家柚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真正实现了“一颗柚子富一方百姓”。这种“攥指成拳”的产业思维,正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民生为本,让“产业旺”变成“百姓富”。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实惠、有奔头。在广丰,马家柚不仅是产业符号,更是民生温度。土地流转让村民坐享“租金收益”,果园务工让农户获得“薪金收入”,入股合作让乡亲共享“股金分红”,农户种植当上了“土老板”,四种收益让5万余户果农每一户年均增收2.8万元。昔日荒坡变花果山,更多农民当上了“果老板”,这背后,是广丰区政策扶持的“真金白银”,是“商超+基地+农户”模式的精准对接,更是“以产业促振兴、以振兴惠民生”的初心坚守。产业兴则百姓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正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根基。
从一颗“土柚子”到30亿元“大产业”,从丘陵山地到“中华名果”之乡,广丰用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活力,藏在特色产业里;乡村振兴的希望,落在真抓实干中。愿这颗带着泥土芬芳的马家柚,继续香飘四海,甜润万家,也愿更多县域能从广丰的“柚子答卷”中汲取智慧,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金钥匙”,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刘诗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