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五五”,浙江各地向哪发力)
01浙江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任务,各地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产业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2宁波提出“港产创城文人”融合发展,强调提升港口经济与制造业衔接,依托科创平台和城市配套吸引人才,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03温州加快建设金丽温开放大通道,构建“全球货”揽货地图,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高效流动,提升国际竞争力。
04嘉兴部署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推动城乡资源均衡配置。
05舟山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资源短板,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连日来,浙江各地都在做一件事: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研究本地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十五五”时期的相关要求。
不久前闭幕的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浙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对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系统部署。
“十五五”期间,各地向哪发力?从各地召开的市委常委会等重要会议中,已阅君注意到几个关键词。
宁波舟山港 拍友 姚峰 吴桐 摄
第一,产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首位。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在建设创新浙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毋庸置疑也将是今后五年各地的主攻方向。
杭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到在七个方面深入研究,放在首位的,便是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十五五”期间,发力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和先进产业,无疑将成为杭州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重要抓手。
宁波则聚焦“港产创城文人”深度融合发展。此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翰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港长期存在港口强、配套弱的局面。此次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港产创城文人”深度融合发展,就是要将提高港口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衔接,如依托港口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产业,同时通过科创平台和城市配套留住人才,让“全球大港”更好带动“全球产业”。
台州的制造业、民营经济发达。瞄准优势,台州提出要进一步擦亮“制造之都、海洋经济、民营活力”三张名片,以及增强产业平台、城市建设和综合交通的牵引作用等。
可以看出,产业依然是“十五五”时期各地的发力重点。不论是传统制造业升级还是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助力各地“把长板做更长,把短板补扎实”。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 记者 倪雁强 周旭辉 摄
第二,开放
开放是浙江发展的鲜明标识。
此次省委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作了专章部署,释放了浙江坚定不移走“开放路”的强烈信号。
各地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温州的打法是建好一条大通道。温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到,加快建设金丽温开放大通道,用好“三综一联一进”开放平台,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
金丽温开放大通道是省域开放布局的重要骨架,沿线集中了全省山区海岛县中的16个。“十五五”时期,依托这条贯穿浙南的经济开放大通道,建立“全球货”揽货地图、实现港口协同合作,将加快人才、资金、技术等高质量发展要素的高效流动。
金华则是要重点研究国际形势、科技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带来的影响,始终保持战略主动。
之所以作出这项部署,一个重要原因是义乌独一无二的优势。作为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的“世界超市”,义乌的贸易网络、订单结构乃至产业活力,高度依赖国际经贸环境的稳定与变化。提前研判这些关键变量,能够帮助义乌乃至金华更好把握机遇,让“买卖全球”的通道更畅通、效能更优。
巧合的是,湖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也提出,要聚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打造“机制最有效”的市场环境、“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人才最有感”的创新环境,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充分涌流。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供应链重构、消费需求波动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各地的部署正是要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积极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乡村秋色 记者 梁臻 彭鹏 摄
第三,共同富裕
省委全会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围绕“共同富裕”这个关键词,各地也纷纷作出部署。
嘉兴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优等生”,一直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走在前列。此次嘉兴提出目标——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聚力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加快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舟山作为海岛城市,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资源要素匮乏等挑战。此次会议,舟山也提出补短板的具体举措——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深化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把“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总牵引,2023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扎实推进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
从多地部署中也可以看出,各地将重点围绕“强城”“兴村”“融合”,提升县城和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一体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等,真正做到城乡双向奔赴。
围绕《建议》,眼下全省各地正在加紧编制“十五五”规划。未来五年,各地将亮出哪些新举措、新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