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衣库的进博答卷,是一场与中国消费者的长期对话)


优衣库的进博答卷,是一场与中国消费者的长期对话
作者:宇琪 责编:许若瑜
11-09 21:33
在理性消费成为市场共识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功能与情感、性价比与价值感,正成为服装品牌的新命题。消费者对“值得”的判断,已不再局限于功能性本身,更关乎着品牌的设计风格、情绪价值以及社会责任共识。
在这一语境下,优衣库第六次亮相进博会,以“暖心之旅”为主题,为我们展示了其格外清晰的增长路径:以科技功能为起点,以生活方式为延展,通过持续可感的产品体验,建立起稳定的品牌信任机制,并向大众传递出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逻辑与长期主义的核心思路。
以联名共创,回应年轻人的表达需求
近年来,“联名经济”在时尚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品牌争夺年轻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市场进入审美与文化消费并行的阶段,联名早已不只是营销的工具,而成为品牌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相比起追逐短期流量的“爆款制造”逻辑,注重持续性、文化深度与风格一致性的联名策略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喜好。
此次进博会上,优衣库就携手潮流艺术家KAWS带来首个针织系列的全球首秀,让潮流符号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疯狂动物城》合作系列UT也迎来全球首展,并同步推出UTme!定制服务的全新印花系列,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表达的创作空间;与此同时,Uniqlo U、UNIQLO:C、UNIQLO and JW ANDERSON等设计师秋冬系列同台亮相,在“经典款”风格上延展出更具年轻语态的时尚张力。

优衣库KAWS首个针织系列
在个性表达与多元文化被高度重视的当下,通过审美共鸣的联名体系,优衣库构建出更符合年轻人的设计语境。同时,此举也将设计师与潮流IP从秀场橱窗带入大众衣橱,拉近了艺术设计与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正如优衣库中国市场总监黄佳莹在采访中所言:“我们选择联名合作时,第一个要确认的就是对方是否与优衣库的理念一致。我们希望找到能够共创、共享、共建文化的伙伴,让更多人真正享受服装、享受时尚。”
在设计联名之外,文化内容的持续构建也成为品牌竞争的新焦点。过去十余年间,优衣库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等全球顶级艺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将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的价值转化为人人可及的日常体验。进入中国市场后,这一逻辑被进一步本土化,优衣库自2024年起携手上海博物馆推出 “博物有新意” UTme! 系列,让文物与图案在日常穿着中焕发新生。

优衣库上海博物馆UTme!“博物有新意”系列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其实也反映出品牌文化战略的整体趋势。营销科技公司Launchmetrics的首席营销官Alison Bringé就曾分享过:“如今的消费者更期待品牌展现出文化素养,以及对其所希望触达人群的真实理解。” 品牌唯有在本土语境中建立文化共鸣,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更持久的增长动力。
顺应这一消费者需求,优衣库还通过融合地域文化与创意表达,推出新人文“服趣联城”UTme! 系列,包括与艺术家韩美林打造的“灵蛇焕新”等系列,以及北京、西安、重庆等不同城市专属的“城市乐不同”系列。这些项目不仅孵化了本土新锐艺术家,也在年轻群体中建立起更具文化认同的品牌共鸣。

优衣库长沙专属图案UTme!
这种理念也恰好契合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日益增强的个性表达需求。2024年优衣库在中国会员数增长超过1000万,其中40%以上为年轻人,共创正在成为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用户的关键策略。
让科技成为可感知的品牌温度
在“功能+体验”成为消费关键词的当下,不少品牌将技术创新作为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而更具前瞻性的品牌,已将关注点转向技术如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与感知体验——比如温度、触感与舒适度等细节层面。

优衣库HEATTECH保暖内衣发热科技原理
在今年的进博会展台上,优衣库集中展示了三大科技服装系列——HEATTECH保暖内衣、PUFFTECH空气棉服与科技保暖外套,它们共同构成了品牌改变大众冬日生活方式的科技体系。作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科技面料之一,HEATTECH自2003年推出以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5亿件,经历了多个维度的技术演进。从面料纤维到穿着体验,它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温暖”变得更轻盈、更舒适、更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HEATTECH的创新方向一直来自真实的顾客反馈。”优衣库生产专家冯尚红在进博会的科技主题论坛上分享道,“我们从顾客的穿着体验出发,持续优化保温性、舒适度、吸湿排汗功能和弹力表现。”这也意味着优衣库的技术研发并非封闭式进行,而是一次次与生活经验的双向对话,将创新落点放在用户真正感受到的细节上。
优衣库于进博会举办的科技主题论坛
理解数据背后的用户,洞察其真实需求期待,是构建一致且具共鸣的客户体验的关键所在。今年推出的9%羊绒款HEATTECH更是这一关键的延续与深化。羊绒与高机能合成纤维的混纺极具挑战,如何在保持柔软触感的同时兼顾耐穿与染色均匀,是研发团队攻克的关键难题。新的面料突破了天然纤维与科技纤维之间的界限,使保暖内衣不再只是功能单品,而成为既有温度又有时髦质感的日常服饰。
PUFFTECH空气棉服则是优衣库与东丽集团合作的另一项成果。它看似羽绒,却采用3D极细中空纤维打造的高机能填充物,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温度,让消费者在冬季拥有更具包容性的选择空间。

优衣库PUFFTECH空气棉服
这一系列产品背后的技术路径,其实也反映了行业的转变:消费者正在从追求“新奇与刺激”,转向寻求“稳定与可信赖的体验”,他们希望从品牌中获得安全感甚至归属感。面对品牌节奏加快、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放慢脚步,将技术创新真正融入生活细节,从材质、功能到触感,优先思考如何提升日常穿着的舒适度与体验感。正如优衣库所实践的,在人与产品之间建立起有温度的连接。
区域深耕与个店经营,强化在地化零售
在快节奏与高度同质化的零售环境中,“本地化运营”正成为品牌增长的新支点。相比过去依赖统一模板的模式,如今的零售更强调“把对的商品放在对的地方、在对的时间满足对的人”。这意味着门店需要具备自主调整能力,从商品结构到陈列策略,都要贴合本地消费者的生活节奏与情绪特征。
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城市的消费者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与多元化,这一特征长期以来对品牌的本地化运营能力提出挑战。对优衣库而言,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更是其战略演进的重要试验场。随着消费者结构和区域差异的扩大,标准化的单一运营模式已难以覆盖中国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关键在于品牌如何持续洞察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店经营”成为优衣库门店扩张的战略方向,其核心理念是赋予门店更大自主权,让每一家门店都成为贴合在地文化与消费者需求的独立经营体。

优衣库门店商品陈列
基于这一理念,优衣库不再依赖标准化陈列与统一节奏,而是让每个门店根据地理位置与客群特征,自主调整商品组合与主推策略:社区型门店强化舒适家居与老年服饰,商务区门店突出通勤场景,而大学周边的门店则更重视年轻消费群体与潮流系列的陈列。黄佳莹提到:“我们非常重视现场的声音,店长会根据周边人群调整陈列,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反映到最前线。”这意味着,优衣库的每一间门店,都是品牌与城市之间的一次微观对话。
与此同时,“个店经营”的推进离不开更系统的区域布局。2024年至2025年间,优衣库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以“城市旗舰店”为载体强化品牌在区域层面的渗透力。继武汉楚河汉街后,优衣库又先后在成都、长沙两地开出城市旗舰店。这些地标性门店不仅根据当地气候与消费习惯优化商品结构,更融入地域文化,在空间设计与商品企划中加入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如成都限定熊猫刺绣饺子包、长沙专属图案UTme!系列等,让门店成为文化体验与商业空间的结合体。

优衣库湖南省首家城市旗舰店·长沙平和堂店
区域化不仅体现在选址,更贯穿于经营逻辑的细节中。中国各地气候差距大,南北温差可达数十度以上。优衣库则针对不同区域调整上新节奏,例如北方提早上架羽绒服,南方延长T恤与轻薄外套的销售周期。正如黄佳莹所说,“不同区域的经营不仅要尊重文化,也要尊重气候与生活节奏。”
这种“区域+门店”的双重精细化,正在重塑零售业的运营模式。品牌的价值不再取决于规模与速度,而在于组织的灵活性与市场的适应力——既能尊重在地文化和真实需求,又能在全球体系中保持标准化的运营效率。真正可持续的增长,是品牌与城市间建立的理解与默契,以及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形成的信任感。
可持续从理念落地到日常行动
“可持续”日渐成为时尚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但多数情况下它仍停留在概念层面,而非真正融入消费日常。
优衣库的做法显得更为务实。品牌并未将“可持续”包装为营销口号,而是将其视作长期经营体系的一部分,从产品开发到门店运营、再到售后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实践路径。面对愈加成熟的消费心态与公众对环境责任的期待,优衣库试图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可持续如何从理念变为体验?

优衣库RE.UNIQLO STUDIO衣物新生工坊
在今年进博会的展区中,优衣库重点展示了其RE.UNIQLO STUDIO 衣物新生工坊的多个服务——REPAIR修补、REMAKE改造,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UPCYCLING“心衣再造”项目、刺子绣服务,直观呈现品牌如何做到让衣服穿得更久。观众可以看到,一件破损的旧衣如何焕发新意,或是经由优衣库员工的刺绣重新获得温度。这些举措的价值不仅在于延长衣物使用周期,更在于让可持续成为一种具象、可触的体验。正如黄佳莹所言:“我们不希望可持续只是一个标签,而是让消费者在日常体验中自然地选择它。”

优衣库UPCYCLING“心衣再造”项目、刺子绣服务
这种“体验式可持续”并非一次性展示,而是被持续嵌入品牌的零售网络中。优衣库在上海、长沙等地的门店中,将RE.UNIQLO STUDIO 衣物新生工坊作为长期常设空间,消费者可以在此进行衣物改造、修补与再造。门店不再只是销售渠道,而是传递理念、建立关系的场所;对消费者而言,这种可见、可参与的体验,正在把可持续意识转化为生活习惯。
“可持续”不只是环保标签,更是应对社会长期责任的回应。相比以数据空谈概念,真正具备行动力的举措,才是社会责任的核心意义。自2024年起,优衣库连续两年发起“The Heart of LifeWear 心衣相伴”全球捐赠计划,在中国通过宋庆龄基金会已捐赠出20万件HEATTECH保暖衣物,送抵青海、重庆、云南等地,为偏远和寒冷地区人群提供切实保暖支持。


优衣库捐赠HEATTECH保暖内衣
在快速更迭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回归日常、扎根现实的长期主义,正成为时尚行业新的前进方向,而优衣库正循着LifeWear服适人生的理念,持续深化与区域、消费者的联结,为行业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路径。
(来源: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