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二:暗杀希特勒行动非只此一次
电影版本:《行动目标希特勒》开篇就上演了一幕发生在1943年的刺杀行动,当时希特勒携军政要员到东线战场视察作战情况。暗杀行动由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陆军少校汉宁冯崔斯考夫(Henning von Tresckow)策划,他们把炸弹装进了酒盒中送给希特勒随从人员,寄希望希特勒在飞机上打开酒盒后发生爆炸,但实际上希特勒在飞行过程中并没打开,当然暗杀也就失败了。
这一行动让其暗杀组织者们惊出一身冷汗,还专门跑到柏林总部将酒盒取回,这才算没有让计划败露。而诸如此类的暗杀行动其实还有很多。
史实版本:二次大战期间有个一个悬而未决的迷思,就是所有德国人都是效忠希特勒的纳粹。这不是真的,因为在1933年希特勒首次掌权之后,有一些团体就秘密地或者公开地反对希特勒,其中包含学生团体、宗教团体,还有不少政治团体,当中有社会学者及共产学者,他们公开抵抗纳粹,引来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
证据显示早在1936年就有德国军官策划刺杀希特勒。1938年,一群反动份子计划要在战争前夕逮捕并拘禁希特勒,但计划失败。1939年,希特勒的生命真正受到一名木匠—格奥尔格(Georg Elser)的威胁,他在希特勒演讲的讲台附近设置一个强大的定时炸弹,他差点就成功了,因为希特勒的演讲结束得太早,炸弹太晚引爆,他在1939年11月遭到逮捕,两周后就遭处决。
而在1944年7月20日发生在“狼堡”的这次爆炸,是针对希特勒的最后一次暗杀行动。有人粗略统计,从1936年始,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就有大大小小15次之多,但均无成功。
真相一:刺杀行动幕后黑手恐另有其人
真相二:暗杀希特勒行动非只此一次
真相三:刺杀集团内心矛盾艰难抉择
真相四:希特勒刺后复出讲话至关重要
真相五:施陶芬贝格萌生刺希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