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文末查看文献下载方式
GBD 2023:中国心力衰竭负担的34年演变背景
由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房联合完成的大规模研究于2025年1月发表在《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通讯作者李怡冲和周麦根等专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23数据库,系统分析了中国及各省心力衰竭的患病情况、伤残寿命年(YLDs)及其病因演变趋势。
![]()
从临床实践来看,心力衰竭在中国确实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自己也观察到,这些年来门诊里心衰患者的比例在明显上升,而且病因结构和10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份研究用34年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这一变化,对指导我们的防治策略特别有价值。
![]()
亮点与创新IHD取代HHD成为第一大病因
1990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首因,但到2023年,缺血性心脏病(IHD)已经明显成为排名第一的病因。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冠心病负担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虽然控制有所改善,但绝对人数仍然很大。在临床中,我经常会看到50岁以上的患者因为冠心病事件后进展到心力衰竭,这在现在已成为最常见的情况。
三大病因高度集中,共占77.4%
IHD、HH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三个病因加起来就占了所有心力衰竭患者的77.4%。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我们的防治资源应该重点聚焦在这三个领域。我在门诊中也发现,如果加强这三类疾病的筛查和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这对医保部门制定DRG分类也有指导意义——这三类患者占比最大,应该是重点关注的人群。
![]()
显著的地理差异,北南和东西格局明显
研究发现,新疆的心力衰竭负担最高,是香港的1.3倍。更有意思的是,IHD导致的心力衰竭在北方更常见(天津、辽宁、黑龙江尤其高),而COPD导致的心力衰竭则集中在西部(四川、重庆)。这个差异并非偶然,背后反映了各地的危险因素结构、医疗资源配置和卫生防控水平的不同。实际上,从我们医院的患者来源看,东北和西部患者的心力衰竭表现型确实有差异。
![]()
患者数量在34年间增长了208.4%
2023年中国有14.3百万心力衰竭患者,比1990年增加了3倍多。更关键的是,中国患者数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这说明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挑战在未来会更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患者数只会继续增加。在我们科室,近五年来病房床位周转率明显加快,确实能感受到这种扑面而来的增长压力。
![]()
主要内容概览患病情况的纵向演变
中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伤残寿命年都在34年间持续上升。2023年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是677.0/10万人,比1990年增长了9.4%。这个增速明显超过了全球平均的2.7%。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是危险因素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这些传统的心脏病危险因素在中国的患病率都在上升,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次是治疗进步的"双刃剑"——更好的急性冠脉介入、降血糖药物、降血压药物让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活得更久,但这些慢性病患者到了一定年纪可能就会进展到心力衰竭。第三是诊断率的提高,如今基层医院做超声和BNP检测的能力都比20年前强,可能发现得更多了。
关键数据: 2023年中国心力衰竭患者数量达14.3百万,年龄标准化患病率677.0/10万人,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6%。病因排序的临床启示
除了前三位病因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脑卒中导致的心力衰竭排名上升到了第四位,这提示我们不要忽视神经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力衰竭在儿童中仍是首位原因,但由于新生儿筛查政策从2009年开始推行,这类患者的负担在下降。风湿性心脏病(RHD)则在大幅减少,这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的实际效果。
不同人群的差异
老年患者中,IHD、HHD、COPD几乎包揽了所有心力衰竭患者。但在15-49岁的劳动力人群中,IHD和HHD的重要性突然上升——这说明工作压力和代谢问题正在年轻化。儿童和青少年中,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心肌病是主导,但数量相对较小。男性患者的心力衰竭患病率和伤残寿命年都高于女性,这个性别差异在不同病因间也不完全相同。
几点思考
与国际指南相比,这份中国数据有几个特色。欧美指南强调IHD和HFpEF,但中国的HHD患者人数仍然非常多;此外,COPD在我们人口中的贡献率比欧美明显更高,这与吸烟率和空气污染有关。
说实话,要在全国范围内降低心力衰竭负担,最大的挑战可能不在医疗技术本身,而在于区域差异。贵州、新疆、四川这样的省份,既面临患者数多、增速快的压力,又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诊疗规范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很多地级市还没有建立标准的心力衰竭中心,患者的规范化治疗率远低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启动的"全国心力衰竭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在31个省份建立了标准化的心力衰竭中心,这对规范诊疗、促进医保数据互联互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数据来看,东部省份的SGLT2i使用率已经达到47%左右,而中西部还不到40%,这种差异仍然需要关注。
资料下载方法
关注公众号,点击发信息,在公众号后台的对话框(注意不是留言区!)发送数字34,机器人会发送原文下载链接,必须是纯数字,不能加空格或别的符号。
参考下面的动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