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继续昨天的瓜——
那个“高中学历逆袭成博导”的郭伟,今天又有新进展:据学校通报,郭某已被解聘,相关问题已移交警方,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
网上都在扒他的假学历,说一个高中生咋混成博导的?其实咱客观说,他即便是高中生,也绝对不是高中水平!毕竟假博导手下带的都是实打实的真博士、真硕士,没点真本事,一天都得露馅儿。
但他错就错在,不是学历低,而是人社设太高。学历问题不是核心,吹出来的学术才是雷。
据公开资料整理,郭某曾对外展示过“170篇SCI论文”“六十多项专利”“自创模型”等标签。但连日来多位同行和媒体梳理后发现:不少成果属于质量存疑、数据不稳定、重复度偏高。这才是“爆雷点”。
学历是门槛,
但学术底线,才是地板。
踩破了地板,人设立刻塌房。
但学历造假不等于能力造假,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有人说学历造假就该千刀万剐,可历史上也有“偷票上车却补了头等舱”的狠人啊!北洋的王士珍冒名当兵,最后做到国务总理;傅斯年借堂兄文凭考北大,成了史学权威;就连前几年被曝光的假“王娜娜”,也靠自己考上了公务员。这说明啥?学历可能是假的,身份也可能是假的,但一路狂奔的汗水,未必都是假的。
说白了,学历假不可怕,能力假才要命!你看华罗庚,就初中文凭,凭“堆垒素数论”封神,谁会揪着他没上过大学不放?
学历不足,可以用实力补;
但造假包装能力,就不是“努力”,是“越界”。
问题很简单:没穿底裤没关系,别硬吹自己是天使;裤头穿外面也无所谓,别真把自己当超人!
泰戈尔都说了,“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学历可以靠能力弥补,但学术造假、践踏底线,注定只能是一场闹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