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在阳城镇阳祖小学开展“情满双节、爱伴童心”小葵花小组活动。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王勇 通讯员谷泽华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党建引领、民生为本、治理为要”定位,以“锻长板、补短板、搞活动、带全局”的思路,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升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锻长板:塑造品牌,彰显治理温度
“长板”是志愿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年”需求,打造三大核心项目。
“幸福午餐”项目针对农村留守、独居老人“吃饭难、无人陪”的困境,建立“食材溯源+营养定制+多元配套”体系。2024年以来,该项目覆盖26个村庄,服务超7000人次,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爱心课堂”项目致力于解决青少年“托管难、教育延伸缺”的问题,构建“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守护+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全县10个乡镇、16个社区结合地域特色,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暑期服务,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青春有约、爱心鹊桥”项目针对县域青年交友难问题,打造“线上+线下+长效”交友体系。7年来,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共举办大型公益相亲活动24场,促成300多对青年稳定交往,180多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为青年们搭建起通往幸福的桥梁。
补短板:系统施策,筑牢服务根基
“短板”是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聚焦阵地、人才、活动运营三大短板,精准发力:
在阵地建设方面,搭建全县一体化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沟通协作平台,建立联络群,形成全域协同的沟通网络,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为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
在人才培育方面,构建分层分类的人才培育体系,开展专题培训与政策宣讲,提升“领头雁”队伍能力。同时,通过本地权威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弘扬志愿服务正能量,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在活动运营方面,建立“精准谋划+规范总结”机制,推行“节点化+特色化”双轮驱动的活动策划模式,严格落实“月度总结”制度,形成多元服务格局,为活动优化和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搞活动与带全局:丰富载体,赋能治理全局
“活动”是志愿服务连接群众的桥梁,“带全局”则让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芮城县委社会工作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领域。
3月5日,举办“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表彰先进单位,部署全年志愿服务工作,构建“党政引领、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框架,弘扬雷锋精神。
8月14日,在阳城镇东任村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助力乡村振兴‘幸福午餐’”活动,整合多方力量,解决留守老人生活难题,推动乡村振兴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9月28日,联动多方为阳城镇阳祖小学留守儿童送祝福,构建“政府+协会+企业”的关爱保护体系,彰显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关怀。
国庆假期,在永乐宫与生态景观大道十字路口设立志愿服务总站,为志愿者和游客提供多种服务。以总站为核心,构建“1+N”联动服务网络,将志愿力量延伸至全县重点文旅区域。
在基层治理中,芮城县充分发挥志愿者作为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的作用,凝聚起政府、社会、群众协同参与的强大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生态,让“志愿红”成为芮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王勇 通讯员 谷泽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