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市入围的5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1个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其中,“红润‘新’田 救在‘新’边——车轮上的应急救护‘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金奖,“安澜”金融反诈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银奖,“‘益’骑安宁”志愿服务项目、“守护黄河口 无废新油城”志愿服务项目、营·为有你——“双金”马拉松精准保障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铜奖。
金奖
红润“新”田 救在“新”边——车轮上的应急救护“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
东营市东营区红十字会
![]()
“红润‘新’田 救在‘新’边——车轮上的应急救护‘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由东营区红十字会发起实施,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意外风险高且急救技能匮乏等问题,构建“政府支持、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整合红十字会专业资源、结合党政政策支持与新就业群体自身力量,开展“碎片化培训”与“常态化守护”相结合的应急救护培训系列行动。
项目结合新就业群体“停不下、难集中”的痛点,打破传统培训模式,通过“红动晨曦”“救在午后”“急救夜校”等流动课堂,以及“身边的救护员”选拔与培养等多元活动,激发新就业群体学习热情,使其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率从近乎空白到大大提升,项目开展培训66期,覆盖5000余人次,2200余名新就业群体掌握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等技能并取得救护员证,成功处置突发状况270次。
项目创新性赋予红十字“轻骑兵”“流动应急响应员”和“基层治理前哨”的新身份,依托其高频移动、熟悉街巷、覆盖广泛的职业特性,将应急救援力量前置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带动上万群众关注和了解急救知识,实现“培训一人、守护一片”的乘数效应,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深入人心,项目先后荣获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成功入选中国红十字总会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其流动化培训路径与可复制的“轻骑兵”动员实践,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与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治理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山东样本。
银奖
“安澜”金融反诈志愿服务项目
东营银行志愿服务总队
![]()
“安澜”金融反诈志愿服务项目由东营银行志愿服务总队发起,立足“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百姓‘钱袋子’”目标,整合银行专业志愿者、公安、社区骨干等力量,构建起“宣防-劝阻-拦截”全链条服务体系。
项目呈现四方面特色:精准化分众宣教。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农村居民、小微企业主四类群体开展差异化宣传。对老年人采用方言讲解“养老诈骗”案例;对青少年通过游戏互动揭露“刷单”陷阱;对农村居民开展“田间微宣讲”;对企业主则聚焦财务反诈培训,全面提升群体防骗能力。科技赋能筑牢防线。依托东营银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设立“AI诈骗体验区”,通过VR技术让群众亲身体验骗局。同时,志愿者主动上门,指导居民安装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等科技工具,有效构筑事前预警的数字屏障。联防联控快速响应。建立“警—银—社”三级劝阻机制,志愿者协助警方开展精准劝阻,实现高效响应高危预警。创新“反诈银行”积分激励模式,按照积分情况对志愿者给予奖励,形成可持续的正向循环。构建协同治理网络。推动“银行-社区-志愿者”多方联动,在基层培育“反诈明白人”作为宣传骨干。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调研与培训,形成常态化、可复制的基层反诈工作模式。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拦截诈骗案件近千次,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群众从“被动受骗”转向“主动防御”,逐渐养成“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习惯,切实守护了群众“钱袋子”。
铜奖
“‘益’骑安宁”志愿服务项目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
![]()
安宁社区立足银座商圈新就业群体聚集特点,聚焦外卖骑手“休息难、充电难、融入难”等现实需求,实施了“‘益’骑安宁”志愿服务项目。项目依托“骑手之家”实体阵地,构建“休息补给-健康守护-能力提升-治理参与”四维服务体系,打造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样板。
项目日均精准服务60余名活跃骑手,通过提供24小时休憩、共享换电、饮水补给、应急医疗及政策咨询等基础服务,有效缓解骑手工作痛点。同时,联动专业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询、急救培训,提升骑手职业安全感与发展能力。创新推行“商圈观察员”机制,引导骑手在配送途中随手拍报安全隐患、市容问题,使其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已累计上报隐患80余条,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项目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政企协同”模式,整合市场监管、工会、妇联等多方资源,推动商户共建“骑手友好商家”,形成可持续服务生态。实施以来,已服务骑手超2万余人次,孵化骑手志愿者28名,相关活动获省市多家媒体报道,荣获网约配送行业优秀骑手驿站等称号,探索出一条志愿服务赋能新就业群体、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的有效路径。
“守护黄河口 无废新油城”志愿服务项目
东营市垦利区幸福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幸福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
![]()
“守护黄河口 无废新油城”志愿服务项目是由垦利区幸福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山东省生态环保宣教中心支持的环保服务项目。项目聚焦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针对公众环保意识薄弱、垃圾分类准确率低、塑料污染突出等问题,构建“政校社”三方协同机制,整合政府资源、高校志愿者与社区组织力量,开展“三宣讲”与“三实践”系列活动。
项目运用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管理和行为激励等专业方法,推动居民环保认知与行为转变。通过“环保小卫士”成长小组、“微花园共建”“潮汐线的约定”“DIY创意工坊”等多元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垃圾分类准确率从35%提升至75%,实现塑料垃圾减量25%。项目累计服务1.5万余人次,辐射影响超3万余人,培育5支社区环保自治小组,形成可持续的公众参与机制。
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分众化干预策略与积分激励系统,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并获得地方政策认可,被纳入东营市“无废城市”创建和“志汇黄河口”志愿服务联盟示范案例、入选国家级志愿服务联合行动清单。其“政校社”协同模式、专业服务路径与可复制的社区环保实践,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介入生态治理领域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山东样本。
营·为有你——“双金”马拉松精准保障志愿服务项目
东营职业学院团委
![]()
营·为有你—“双金”马拉松精准保障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东营职业学院团委主导,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支持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项目。
围绕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事规模大、标准高、需求多等挑战,项目构建了针对“双金”赛事的多样化、专业化、国际化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四阶一体”志愿者团队运维模型、“4个1”往返运输指挥体系、标准化服务规程(SOP)、多语种服务专班等方式,每年2000余名志愿者安全往返100%、21个岗位60个点位服务完成度100%,4类跑者精细化支持100%,实现“金字塔式”差异化服务供给、“全域精准”服务理念和“志愿者人岗联动”技术支持三大创新。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编制《“营·为有你”赛会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更是成为赛事标准化服务的有力支撑。
项目运行13年来,带动2.1万余名青年志愿者主动参与,构建的“精准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志愿服务模式,为赛事蝉联“双金”认证提供关键支撑,有力提升了东营马拉松的国际形象与赛事品质,为国内大型赛会特别是马拉松赛事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贡献了“东职样板”和“东营经验”。(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通讯员 赵尔靖)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