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0日讯 “提、拔、握、压!”伴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外卖小哥李师傅手持灭火器对准模拟火点精准喷射,动作规范流畅。这是威海环翠楼街道商圈消防技能演练中的一幕。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切实强化辖区消防安全防线,环翠楼街道分别在商圈区域与威海民俗文化邨同步开展消防实战演练,覆盖企业员工、文旅从业者以及“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商圈演练现场,来自消防救援站的教官结合配送途中常见的电动车起火、商铺初期火情等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报警流程、逃生要点,以及灭火器、灭火毯等器材的使用方法。
实操环节中,外卖小哥与商户、员工们热情高涨。“以前遇到火情心里发慌,现在学会了初期火灾处置方法,既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别人。”刚完成实操的外卖员王师傅说,他特意用手机录下操作步骤,准备带回站点与同事分享。
作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移动探头”,外卖小哥的加入,为基层消防安全注入新力量。他们不仅是服务的传递者,更成为商圈的“流动哨兵”、险情的“第一响应人”。
与此同时,在威海民俗文化邨,一场模拟火情应急演练也紧张展开。警报响起后,中控室迅速启动预案,工作人员组织现场人员分区疏散。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预定路线快速撤离,几分钟内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
随后,消防人员迅速到场处置“火情”,并对员工开展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材的使用培训,手把手指导,确保人人会用、人人敢用,进一步夯实了秋冬季安全防火基础。“这种实战演练比单纯听课管用多了!”一位参与演练的商户代表坦言,“以后如果真遇到情况,心里更有底了。”
“两场演练虽然场景不同、对象各异,但都紧扣‘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的主题。我们通过精准对接商圈、文旅场所等关键区域的安全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联动合力,既强化了商户、员工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又让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了‘技能提升+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的多重目标。”环翠楼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
接下来,环翠楼街道将以消防宣传月为契机,持续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辖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闪电新闻记者 赛圆 通讯员 张华洋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