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诗逸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近日,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林家高滩白安河段,上演了一幕非法捕捞的“现形记”。男子唐某某心存侥幸,携带渔网在该河段违规作业,自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捞一笔”,却不料刚出手就被巡逻的渔政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尽管现场未发现渔获物,但他的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等待他的将是依法处置。
经安居区农业农村局专业认定,唐某某捕捞的白安河段属于禁捕水域,其使用的渔网更是被明确列入禁用渔具名录。这一认定不仅坐实了其违法事实,更彰显了安居区对非法捕捞行为“零容忍”的坚定立场——无论是否有实际渔获,只要触碰禁渔“高压线”,必将依法严惩。
近年来,为守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安居区在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中持续加码发力,多管齐下筑牢渔业生态安全防线。全区上下协同联动,以雷霆之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肃查处禁渔期违规垂钓、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累计查办案件40余起。
重拳之下,整治成效显著:执法人员累计收缴电渔设备4套、禁用渔具400余件,对500余人次违法当事人开展警示教育,并根据违法情节轻重,依法处以200元至9500元不等的罚款。一系列有力举措织就严密防控网,让非法捕捞者无处遁形,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安居区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创新推行“生态赔偿”机制,实现“查处一案、修复一片”。对于非法捕捞案件当事人,除依法给予罚款等处罚外,还责成其通过放流鱼苗等方式承担生态修复责任,以“生态补偿”还利于水。截至目前,已有5名违法当事人被依法责令放流鱼苗3.2万尾,用实际行动弥补对渔业生态的损害。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安居区持续深耕科技赋能,为渔政执法插上“智慧翅膀”。目前,大安至白马重点水域渔政监控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对重点水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借助远程遥控扩音系统,执法人员可快速响应、远程警示、及时制止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行为,为精准执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大幅提升渔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和执法效率。随着监控系统的持续完善,安居区渔政执法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守护防线也将更加牢固。
非法捕捞不仅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更会对水域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今,通过“严执法+重修复+强科技”的多元举措,安居区在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渔业生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安居区将继续保持高压整治态势,不断创新执法监管模式,持续拧紧生态保护“安全阀”,为守护绿水青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更坚实的力量。(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