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润心田,思政实践育英才。为深化“场馆育人”理念,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近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以农牧文化馆为依托,成功举办“场馆育人・思政育菁”大学生趣味农耕思政系列活动。在校师生踊跃参与,在绘Logo、作标本、绘布包的趣味实践中,感受农耕文化魅力,践行勤耕笃行精神,实现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的双向提升。
![]()
活动现场。
定格农耕嬗变,彰显文化底蕴
沉浸式参观农牧文化馆,近距离触摸贵州农牧发展脉络。活动中,学子们以笔为媒,将贵州特色农牧元素与农耕精神融入Logo创作中。
一幅幅作品主题鲜明、创意新颖,有的以梯田稻浪为底,凸显贵州山地农业特色;有的以畜禽剪影为形,展现畜牧养殖文化精髓;有的以稻穗书卷为核,诠释耕读传家传统,既彰显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又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活力。现场解说环节中,创作者们娓娓道来设计灵感,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农耕文化的生动注脚。
![]()
活动现场。
传承耕读文脉,打造文创精品
一针一线绘初心,一布一包传文脉。“耕读文脉・绘布包”活动中,学子们深入领悟“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内涵,从犁铧、禾苗、书卷等经典元素中汲取灵感,在米白帆布包上挥毫创作。
丙烯颜料与马克笔交织碰撞,勾勒出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创意作品:有的以水墨风格绘就“犁田读书”图景,有的用卡通笔触展现“禾下问学”场景,有的以色彩拼接呈现“勤耕笃行”理念。作品既注重画面的完整性与色彩协调性,又突出个性化表达,让兼具文化意义与实用价值的帆布包,成为农耕文化的移动载体。决赛现场绘制的优秀作品,后续将在“耕读文化节”活动期间在农牧文化馆集中展览,让耕读文脉在校园中持续传递。
![]()
活动现场。
凝萃虫语之美,探索自然奥秘
昆虫世界藏玄机,标本制作践真知。在“虫语凝萃・作标本”活动中,学子们近距离观察昆虫形态细节,系统学习干制、浸制、玻片等各类标本的制作技巧与保存知识。小心翼翼地整理虫体、精准固定标本、规范填写标签,大家在细致操作中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在实践探索中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参赛作品中,既有常见的蝴蝶、甲虫标本,也有兼具生态意义的稀有昆虫样本,每一件标本都完整无缺、形态自然。附带的《昆虫标本标签》信息翔实,《作品说明》中记录的采集背景与生态意义,更让标本成为连接理论与自然的桥梁,展现了学子们尊重自然、探索未知的科学素养。
![]()
活动现场。
此次系列活动以实践为桥、以文化为魂,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趣味农耕实践。活动不仅让学子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深化了对贵州农牧文化的认知,更在实践中锤炼了专业技能、厚植了家国情怀。(胡嘉艺、甘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