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荣昌:搭建平台共享共创 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0
分享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重庆市荣昌区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重心。2025年11月19日至21日,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荣昌举行。作为原农业部批准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固定举办地,荣昌拥有我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以农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荣昌举办,旨在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畜牧科技与产业场景的转化提供支撑。

小城市大作为落地国家级论坛,为畜牧业发展赋能

自2004年以来,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已在荣昌举办11届,从最初的行业学术交流活动,逐渐成长为集学术研讨、技术推广、产业对接、人才集聚于一体的协同平台,累计推动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0余个,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200余项、获批专利300余件;促成大量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建成重牧硅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一批标志性成果竞相涌现、加速落地;推动国家级平台落地荣昌,构建起以荣昌为起点、辐射川渝、带动全国的畜牧产业协同网络。

本届论坛在承接往届成果的基础上,呈现了4个主要特点:

在服务大局方面,更加贴近国家战略。论坛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牧科技自主可控等重点任务,汇聚畜牧领域重要力量,研讨畜牧领域重点议题,为“十五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推动国家畜牧科技城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在创新引领方面,更加突出策源功能。论坛聚焦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问题,围绕智慧畜牧与绿色技术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在成果转化方面,更加注重跨界协同。论坛期间将正式发布并启动国家畜牧产业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高效精准匹配。同时,举办畜牧科技成果转化推介大会,搭建科研团队与投资机构、金融机构高效对接的桥梁。

在论坛赋能方面,更加契合发展需要。论坛期间,《促进中国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倡议书(2025)》和《中国西南山地畜牧业实用技术大全》丛书将发布,展示历届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和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举办川渝畜牧劳动和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为畜牧行业技术能手提供同台竞技、提升技能水平的机会。

小切口大赛道完善产业链,拓宽畜牧产业生态

荣昌能够持续举办国家级畜牧科技论坛,源于当地一直注重畜牧科技的探索与应用。

走进琪金·荣昌猪资源保种场,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控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以及牲畜体温、健康状况等数据,并自动调配饲料、推送健康预警。

在荣昌区直升镇黄坭村,智能化猪舍通过接入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的智能养殖监测系统,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大幅提升养殖效率,同时配套种植花椒3000余株,养殖多种淡水鱼上万尾,构建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建成了重庆首个“未来猪场”示范场,实现“保险+电子芯片”全覆盖,打通了从养殖、监控到溯源的一体化数据链条。

位于荣昌的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创新推出“产业大脑+未来猪场”新范式,有效解决了产业运行监测、数据集中管控、服务集约赋能、多跨协同监管等难题。

从养殖场到餐桌再到生物医药赛道,荣昌构建了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饲料、兽药、生物医药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科研方面,荣昌依托西南大学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高校院所,以及招引、孵化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加快畜牧科技的研发和落地。育种方面,荣昌构建“基因库+保种场+保护区”的三级协同保护体系,为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建起“生命银行”。加工方面,荣昌开发出肉脯、香肠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销售方面,借助“产业大脑+电商平台”模式,打造云养云卖、统购统销、保底收购的联农带农机制,产品直供全国市场。

如今,荣昌畜牧产业发展接二连三,形成了以荣昌猪为主导,荣昌白鹅、蜂业为两翼,蛋鸡、草食家畜等并举的“1+2+N”发展格局。目前,荣昌已建有重庆市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1个,国家级、市级和区级荣昌猪保护区各1个,种畜禽场14个,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建有屠宰加工企业9家、农牧智能装备生产企业5家。饲料兽药产业集聚,拥有嘉吉普瑞纳、铁骑力士、双胞胎等饲料企业45家,方通制药、澳龙生物、布尔药业等兽药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企业14家,兽药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中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突破大动能从要素到生态,点燃畜牧业发展新引擎

荣昌畜牧业底蕴深厚,荣昌猪作为世界八大、全国三大优良品种之一,拥有逾1800年的养殖史和456年的品种史,2025年品牌价值达55.95亿元。

作为国家畜牧科技城所在地和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固定举办地,荣昌紧紧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系统谋划,构建了育种造“芯”、智慧养殖、培育新型主体、多元协同、产业链拓展、科技研发、动物疫病防控、绿色无害化发展八大体系,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以畜牧业绿色发展为例,荣昌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全过程。通过全域推进,完成309个规模养殖场设施建设,建成1个区域处理中心和3个集散点,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92%,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100%。通过探索种植、养殖循环,因地制宜推广“猪—沼—竹”“鹅—沼—李”等循环模式,发展种植、养殖循环面积80万亩,成功创建全市首家“无废养殖场”。濑溪河流域被命名为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相关案例入选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在为国内外畜牧产业赋能方面,荣昌通过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等,搭建专业高效的动能转换平台,成功承接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研讨会,为全球畜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荣昌方案”。

在场景创新方面,荣昌汇聚了10个国家级平台、86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了100余项科研成果,形成了1个集中发展区,4个农牧示范园,N个现代化养殖场、保种场、育种场的“1+4+N”全域畜牧空间布局,全力打造要素齐、链条全的畜牧产业生态。

从平台搭建到科技研发再到模式创新,荣昌铸就了具有辨识度的畜牧产业新生态,也为全国畜牧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荣昌这座地处重庆市西部的小城,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未来,荣昌将紧扣农业强国建设要求,以畜牧科技为重要源动力,进一步推动智慧技术革新,汇聚更多高端资源,促进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壮大。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网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433864文章数 11809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