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下跌,国运突围!房价的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房价的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吗

0
分享至



房子变便宜了,为什么大家反而更不消费了?

按理说,房价下跌,买房压⼒减轻,消费应该上升才对。

自今年5月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从6.4%的高位出现持续下行;与此同时,这两年老百姓的储蓄率却在不断攀升。

房价跌了,⽼百姓反⽽更不敢花钱了。

这背后,藏着⼀个残酷的经济学真相,那就是当⼀个社会的财富过度集中在房地产这⼀单⼀资产上的时候,房价下跌带来的财富幻觉破灭,远超过房价上涨带来的老百姓的购买⼒释放。

更深层次上,这场地产的下跌,正在揭开我国经济转型中⼀个⻓期被掩盖的⽭盾,那就是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被曾经的那个“地产大时代所扭曲”。

今天,柏年就从⼀个全新的视⻆,给⼤家深度剖析,房价下跌将如何引发⼀场系统性的财富重构?为什么说这场地产的下跌是必要的阵痛?而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在这场⼤变局中找到⽅向呢?

点赞关注,听柏年详细分析。

⼀、被房价绑架的财富增长模式

先说⼀个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事实:过去20年,中国居⺠财富的增⻓,主要不是靠劳动所得,⽽是资产升值。

柏年给⼤家算⼀笔账。

2003年,北京⼆环内⼀套100平⽶的房⼦,均价8000元/平,总价80万。2021年,同样的房⼦,均价涨到15万/平,总价1500万。18年时间,账⾯财富增加1420万。

⽽同期,北京⼀个普通白领,⽉薪从3000元涨到1.5万元,18年累计工资收入也就200万左右,扣掉⽣活开⽀,能存下50万就不错了。

翻译翻译就是:买对⼀套房,顶得上⼀个人不吃不喝工作70年。

这就是过去20年中国财富增⻓的真相——不是劳动创造财富,⽽是资产升值创造财富。

根据西南财经⼤学中国家庭⾦融调查的数据,2019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达69.5%,⾦融资产只占20.4%。⽽美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占⽐只有27%,股票、债券、养⽼⾦等⾦融资产占⽐超过60%。

更关键的数据是:2010年到2020年这⼗年间,中国城镇居⺠人均可⽀配收入年均增⻓7.1%,但同期主要城市房价年均涨幅超过12%。

也就是说,工资涨幅根本跑不赢房价涨幅。

但为什么⼤家还觉得⾃⼰越来越富了呢?因为房价上涨制造了⼀种"财富幻觉"——我的房⼦从80万涨到1500万,我就是千万富翁了。这种财富幻觉,⽀撑起了过去⼗年的消费繁荣。2015年到2020年,中国出境游人次从1.2亿增⻓到1.7亿;奢侈品消费占全球⽐重从23%上升到35%;私家⻋保有量从1.4亿辆增⻓到2.8亿辆。

这些消费的底⽓,不是来⾃工资上涨,⽽是来⾃房价上涨。

但这种模式有个致命缺陷:它,是不可持续的。

⼆、财富幻觉破灭后的"逆向财富效应"

2021年,潮⽔退去。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主要城市房价开始下跌。到2025年,⼀⼆线城市平均跌幅40%,部分三四线城市跌幅超过50%。

很多人以为,房价跌了,买得起房的人多了,消费应该会好转。但现实恰恰相反。

柏年给⼤家看⼀组对⽐数据: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增速8%;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下滑到4.5%。

与此同时,居⺠储蓄却在暴增:2019年末,住⼾存款余额82.1万亿;2024年末,住⼾存款余额151.2万亿。5年时间,增加了69.2万亿,年均增⻓超过13万亿。

房价跌了,⽼百姓不仅没有增加消费,反⽽拼命存钱。

为什么?因为出现了经济学上所说的"逆向财富效应"。

什么是逆向财富效应?就是当资产价格下跌时,人们会感觉变穷了,从⽽减少消费。在中国,这种效应被极度放⼤,因为房产占家庭资产⽐重太⾼了。

举个例⼦:⼀个家庭2020年买了⼀套500万的房⼦,⾸付150万,贷款350万。到2025年,房⼦市值跌到300万,但还⽋银⾏320万本⾦。这意味着,即使把房⼦卖了,还要倒⽋银⾏20万,加上之前的150万⾸付,⼀共损失170万。

这种情况下,这个家庭还敢消费吗?不敢。他们只会拼命工作还房贷,压缩⼀切开⽀。

⽽且,不只是⾼位买房的人受影响,所有持有房产的人都受影响。好比你2015年200万买的房⼦,涨到过400万,现在跌到250万。虽然账⾯上还赚了50万,但⼼理感觉是"亏了150万"。

根据人民银行2025年第3季度城镇储⼾问卷调查,选择"更多消费"的居⺠占⽐只有19.2%,比上个季又低了4.1个百分点,选择"更多储蓄"的居⺠占⽐⾼达62.3%,创历史新⾼。

多存钱、少消费,这就是财富幻觉消失后的真实现状。

三、代际财富转移的终结与城市分化

房价下跌,还带来了两个深层次的变化。

⾸先,是代际财富转移通道被切断了。

什么是代际财富转移?就是父⺟这⼀代通过房产积累的财富,传递给⼦⼥这⼀代。过去,这个通道很顺畅:父⺟在2000年买的房⼦,100万;2020年涨到600万,卖掉后给⼦⼥做⾸付,⼦⼥再买⼀套1000万的房⼦。

但现在,这个通道断了。父⺟2016年买的房⼦,当时400万,现在只值250万,还⽋银⾏200万贷款。

不仅没法给⼦⼥做⾸付,还要⼦⼥反向接济才能保住房⼦。

根据⻉壳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90后购房者中,有超过70%的首付款来自父母资助,到24年,这个比例不足6成。

在这个过程中,80后、90后成了这场跌价中损失较重的⼀代。60后、70后,多数在房价低位时就买了房,即使现在跌了,账⾯上还是赚的。而00后、10后,还没买房,反⽽因为房价下跌获得了上⻋机会。

在2016-2021年这5年间购房的家庭中,80后占⽐约38%,90后占⽐约29%。这意味着,全国约9000万个80后、90后家庭,在房价的相对⾼点接盘。按照平均每套房跌100万计算,这两代人的财富损失总额⾼达9万亿。

其次,是土地财政终结带来的城市分化。

过去20年,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度依赖土地出让⾦。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8.7万亿,到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只有4.9万亿元,同比下降16%。短短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从8.7万亿减少到4.9万亿,接近腰斩。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城市之间的分化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有产业⽀撑、人口流入的城市,⽐如深圳、杭州、苏州,虽然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但税收收入还在增⻓,财政相对健康。

但那些没有产业、人口流出的城市,则陷入了“人⼝流出→房价下跌→土地卖不出去→财政收入下降→公共服务恶化→人口进⼀步流出”的恶性循环。

四、能不能"发钱刺激"?

看到这⾥,很多人会问:既然消费需要提振,为什么国家不能像美国和⽇本那样,给每个人发钱刺激消费?

答案就是,中国和⽇本⾯临的情况完全不同。

⾸先,是产业结构不同。当年⽇本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索尼、丰⽥、松下这些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端位置,能够赚取超额利润。

但中国不⼀样。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国,但在很多⾼端领域还是"⼤⽽不强"。举个例⼦:中国虽然⽣产了全球70%的⼿机,但⾼通、三星、台积电拿⾛了产业链中60%的利润,我们只拿到10-2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提⾼劳动⼒成本、提高工人工资,企业利润就会被进⼀步压缩,产业竞争力就会下降、产业就会外流。

其次,是国际环境不同。⽇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临的外部环境,总体还是和平的、开放的。但中国现在⾯临的是美国全⽅位的遏制打压:贸易战、科技战、⾦融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量资源⽤于刺激消费,就没钱搞科技攻关了。

所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消费刺激属于享受在当下,而科技⾃⽴⾃强则是赢在未来。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手段,让消费不要掉下去,与此同时,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科技发展和⾼端制造业等卡脖子的领域去。

而且,我们也只有在高端制造、尖端科技领域形成突破,才能通过产业升级提⾼劳动⽣产率,真正让⽼百姓的工资涨上去,最终实现可持续的消费增⻓。

这是⼀条更艰难、但也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五、普通人的出路在哪⾥?

说到这⾥,很多人会说:道理我都懂,但落实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应该怎么办呢?

柏年想说的是,我们要深刻理解未来财富分配模式的变化,并针对性的做好布局。

旧的财富分配模式是:靠资产升值致富,谁先买房谁发财;而新的财富分配模式则是:靠能⼒变现致富,谁有本事谁赚钱。对大家来说,这意味着:

第⼀,不要再迷信房产投资。过去20年,买房是最好的投资,但未来20年就不是了。如果你已经有⼀套⾃住房,就不要再想着炒房。而应该把买房的钱拿去提升⾃⼰的职业能⼒,这种投入的性价⽐可能更⾼。

第⼆,重视职业技能的积累。未来的⾼收入岗位,将会集中在“十五五规划”提及的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物医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端制造、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量子计算等很多新的领域。即使你不是理工科背景,也可以在这些产业链中尽量找到⾃⼰的位置。关键是要有⼀技之⻓,⽽不是靠关系、靠资源。

第三、调整资产配置,不要只会存钱。存钱只能保本、不能增值。当房产真正进入了“用来住而非用来炒”的时代,国债、黄金、基金等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你才能够坐上滚滚向前的财富列车。

第四,保持耐⼼,相信⻓期趋势。“⼗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产⼒,这会在未来5年创造⼤量⾼薪岗位。根据工信部的预测,到2030年,光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汽⻋、⽣物医药这四⼤领域,将创造超千万个就业岗位,平均薪资是传统制造业的2-3倍。

六、柏年的判断

应该说,房价的下跌,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过去20年靠资产升值驱动的财富增⻓模式,本⾝就是不可持续的。房价下行的本质,是对过去扭曲的财富分配模式的⼀次纠偏。短期看,会有阵痛期,消费降级、财富缩⽔、信⼼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只有打破"靠房产致富"的神话,才能让社会重新回到"靠能⼒致富"的正轨。只有集中资源攻坚科技,才能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只有实现产业升级,才能让⽼百姓的收入真正提⾼。

要记住,很多伟⼤的转型,往往都伴随着巨⼤的改革阵痛。1978年改⾰开放,有多少工人下岗?2001年加入WTO,有多少企业倒闭?2008年⾦融危机,有多少人失业?然而,在每⼀次阵痛之后,居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中国经济都实现了更⼤的跃升。而这一次,柏年相信,也不会例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乡野小珥
2025-11-20 05:32:37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省公安厅原厅长毕宝文被查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省公安厅原厅长毕宝文被查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20:06:30
这3种蔬菜比牛奶补钙,年纪越大越要吃,腿脚更有力,别舍不懂吃

这3种蔬菜比牛奶补钙,年纪越大越要吃,腿脚更有力,别舍不懂吃

江江食研社
2025-11-19 14:30:03
丢掉幻想,准备被割!温铁军:中国是迫在眉睫的战争热点地区

丢掉幻想,准备被割!温铁军:中国是迫在眉睫的战争热点地区

趣味八卦
2025-11-20 01:51:27
刚刚,俞敏洪发文:在南极徒步爬山五个小时!他首次回应“全员信争议”: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明年将选10个左右员工去南极

刚刚,俞敏洪发文:在南极徒步爬山五个小时!他首次回应“全员信争议”: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明年将选10个左右员工去南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1:49:04
九龙坡神盘惊爆五折抛售!整个小区全部空置,开发商彻底慌了

九龙坡神盘惊爆五折抛售!整个小区全部空置,开发商彻底慌了

小树聊房
2025-11-20 22:00:01
王晓晖会见洪秀柱

王晓晖会见洪秀柱

政知新媒体
2025-11-20 20:23:19
转发提醒!2025年度育儿补贴12月31日截止申领

转发提醒!2025年度育儿补贴12月31日截止申领

潮TV
2025-11-20 10:43:35
从1.4亿元掉到不足1000万元,《鬼灭之刃》票房塌了

从1.4亿元掉到不足1000万元,《鬼灭之刃》票房塌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9:36:04
1.8亿大单!欧洲两大豪门出手,哈兰德离队时间曝光,联手姆巴佩

1.8亿大单!欧洲两大豪门出手,哈兰德离队时间曝光,联手姆巴佩

林子说事
2025-11-20 09:48:35
炸裂,26岁男星自曝被“变态控制”6年,女富婆让他结扎,太委屈

炸裂,26岁男星自曝被“变态控制”6年,女富婆让他结扎,太委屈

一娱三分地
2025-11-19 17:02:24
湖南:情侣因彩礼分手,女生跑到男友家妥协,结果发现他快结婚了

湖南:情侣因彩礼分手,女生跑到男友家妥协,结果发现他快结婚了

小霍霍
2025-11-18 09:17:58
33岁嫁大9岁十亿富豪,生了一个冠军儿子,如今53岁越活越年轻

33岁嫁大9岁十亿富豪,生了一个冠军儿子,如今53岁越活越年轻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20 09:04:55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2:15:03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17分11助5断!帮助广东队夺冠,球迷:朱芳雨舍得送走他吗?

17分11助5断!帮助广东队夺冠,球迷:朱芳雨舍得送走他吗?

体育哲人
2025-11-20 22:20:15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军援关键铁路线被破坏!波兰外长:宁愿吃草也不再当俄罗斯殖民地

军援关键铁路线被破坏!波兰外长:宁愿吃草也不再当俄罗斯殖民地

鹰眼Defence
2025-11-18 17:49:10
金价突发!紧急提醒

金价突发!紧急提醒

掌上春城
2025-11-20 23:55:42
2025-11-21 06:19:00
柏年说政经 incentive-icons
柏年说政经
金融从业13年,前基金经理,现职业投资人,财经作家,全网粉丝250万
11文章数 7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数码
时尚
军事航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教育要闻

山东春季高考怎么缴费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