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托举青春梦想,为青年成长“赋能助跑”,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这已成为各级团组织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青岛市今年重磅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人才聚青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这份汇聚了团青岛市委、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2个部门力量,涵盖8个方面28条贴心举措的文件,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迅速收获了大批“青年粉”。
这份文件是青岛共青团探寻答案的一个缩影。当前,青岛正用城市之力托举青春梦想,以深化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为牵引,建立健全青年工作体系,全方位支持青年成长发展。
政策赋能,铺好青年人才发展快车道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2024年,青岛市首次发布《青岛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市委人才办、团青岛市委共同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市直部门和各区市各司其职,协同推进青年人才集聚行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青岛已出台一系列“政策礼包”。这些政策措施围绕“衣食住行”全链条,从就业创业到住房安居,从子女教育到生活品质,贴心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可谓诚意十足。
对一座城市而言,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在“青春之岛 精彩有你”青春邀约行动发布仪式上,青岛市向全球青年才俊发出成为“青岛青春合伙人”的青春邀约。同时,发布100场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100位就业指导专家、1000个以上大学生见(实)习岗位和1万个以上招聘岗位,以及30万平方米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特色街区等,着力构建青创生态圈,为青年创新创业赋能助力。
针对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各区市的探索也各具特色:西海岸新区拓宽青年生活场景,推出“西有青年·品质小店”计划,以“青春模YOUNG”串联青年生活能量场;平度市打造“青萍沙龙”问需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为青年人才把脉问诊、化解难题;莱西市深化校地合作,打造5处国家级科技小院,吸引硕博人才开展“胡萝卜生产因子研究”等10余项技术攻关。
青岛市的青年人才集聚行动正在实践中深化发展,逐步构建起青年人才“就业有岗位、创业有扶持、科研有助力、住房有保障、交友有平台、生活有品质”的发展生态,吸引更多青年才俊选择青岛、拥抱青岛、融入青岛。
服务提质,聚力实现青年人才所需所盼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的工作生命线。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围绕让青年人才“住得下”,青岛市大力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建设122处“青年优驿”项目,打造来青求职歇脚第一站;探索“保租房+青年优驿”试点,为青年提供阶段性免费居住和保租房优惠租金政策;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11.9万套(间),出台10项配套支持政策;建成21个“优徕青年社区”,为青年提供价格优惠、配套完善、贴心优质的长租服务;举办毕业季青年住房安居活动,为青年提供更多样、更优惠的购房选择。
“我申请到了免租金住房,还能直接‘拎包入住’!”大学毕业生小张兴奋地跟同学说。今年7月,青岛推出第一批免租金房源共2013间,其中,位于城阳区的财通·海玉健康驿站共有1932间房源,均是有独立卫浴的一居室,距离地铁站2.7公里、高铁站4.6公里。
青年人才的婚恋幸福,同样被这座城市放在心上。在总结“青春有约”品牌经验基础上,团青岛市委升级举办“山海为证团聚幸福”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不仅发布了2025年“脱单计划”整体方案,还邀请首批青年联谊交友战略合作单位9家,聘请恋爱导师9位,为青年人才婚恋幸福提供定制化服务。今年已有数十对青年男女牵手,开启甜蜜相约。
围绕青年人才的所需所盼,青岛共青团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比如,推动“青鸟计划”迭代提质,年内举办招聘活动12场次,征集发布招聘岗位1.3万余个。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旗舰店,开设中医养生、舞蹈瑜伽、非遗手工、书画摄影等10余类精品课程,解锁8小时外的青年成长新路径。
实践引领,让奋斗成为青年人才的青春注解
在青岛这片热土上,青年人才逐梦青春、收获成长的故事层出不穷。
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团青岛市委联合青岛市委组织部连续3年举办“扬帆青岛逐梦青春”暑期实训营,累计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300余名青年学子来青实训。实训营由市、区(市)两级联动,采取“机关企业实训+‘10+1’创新型产业体系调研+城市人文探索+筑梦乡村体悟”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在实践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聚焦青年职业发展需求,团青岛市委配备专业导师团队,精心设计四大专题直播课程,配套128节线上精讲课程,“线上+线下”组织1500余名青年职工系统参训,持续赋能青年人才提升技能。
此外,还培育并推荐青年参与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选送的10个项目在1200余个项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两项、银奖3项、优胜奖5项,金奖数量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青岛,不断涌现的青年人才在奋斗中建功立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代言人”:极视角联合创始人、总裁陈硕,首创全国最大“算法商城”,让获取AI能力像下载App一样简单;中车四方操作工李启士,用匠心打磨高铁“双腿”,助力中国速度领跑世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信息技术团队的刘耀徽,与同事12次刷新全球效率,手握22项专利;巴黎残奥会跆拳道冠军李羽洁,在赛场奋勇拼搏,以金牌证明人生没有不可能……
“青岛共青团将持续深化青年人才集聚行动,以最大诚意、最好政策、最强生态,构建服务青年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全力支持青年来青安家发展,让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中共创未来。”团青岛市委书记周正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赵小燕 赵晖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