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的获奖名单揭晓时,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学子的亮眼表现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比起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实战中的锤炼往往能让人收获更扎实的技能与更鲜活的成长。
在这场汇聚全省19所高校298支队伍、419名本科生的激烈角逐中,他们一举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用沉甸甸的荣誉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朴素真理。
![]()
为何实践教学,尤其是大赛这类高强度实战场景,能让学生实现跨越式成长?答案或许藏在备赛的细节里。课堂上的知识点是零散的、静态的,而大赛要求学生面对的是复杂的、动态的实际问题:SLAM测图需要精准把控技术参数,机载激光雷达虚拟仿真考验临场应变,这些都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
无锡学院的备赛过程,正是对这种成长需求的精准回应:学院整合优质资源组建专业指导团队,遥感专业负责人蔡鹏带队攻坚线下赛道,地遥系系主任周晨虹统筹线上备赛,从技术方案打磨到实操技能强化,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解决真实问题”的核心。学生们在反复调试中吃透理论原理,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分工互补,在应对突发状况中锤炼抗压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成长,远非单一的课堂教学所能企及。
![]()
大赛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整套实践育人体系的必然结果。自2003年建院以来,学院便传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基因,跳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构建起“理论学习—实验实操—项目实践—行业竞赛”的闭环培养模式。
在这里,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传递的唯一渠道,而是为实践能力打底的基础。就像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气象原理,会在30余个产学研基地的实操中得到验证;遥感专业的“遥感+AI”理论,会通过无人机实践基地的飞行训练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绑定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更具内生动力。
![]()
依托这样的培养生态,学院四大核心专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为学生的技能成长量身定制了清晰路径。
大气科学作为省一流专业,融合AI与精密探测技术,95%以上的就业率证明了其技能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遥感科学与技术主打“遥感+AI”与低空经济特色,无人机系列课程让学生在新兴领域抢占技能高地;地理信息科学以地理大数据为核心,适配智慧城市建设的热门需求;测绘工程紧扣应急测绘、低空经济等前沿方向,课程设置全面对接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测绘趋势……
![]()
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始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将实践技能培养贯穿始终,这也是学院近三年升学率超20%、名校占比超60%,毕业生留锡率超过45%的关键所在,当学生的技能成长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就业与升学自然水到渠成。
从大赛领奖台到职场竞技场,无锡学院用实际成效证明:真正的技能成长,从来不是课堂知识的简单复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渴望掌握过硬技能、实现高质量成长的学子而言,无锡学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张文凭,更在于搭建了一个“让实践成为成长主旋律”的舞台。在这里,课堂是基础,实践是核心,大赛是检验,而最终指向的,是每一位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