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拉美社11月18日播发题为《无锡圆梦:成为中国唯一“世界音乐之都”》的报道,该报道为记者伊绍拉·迭斯·米连撰写。报道编译如下:
无锡如今成为中国唯一获得“世界音乐之都”称号的城市,这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褒奖了这座城市将艺术视为生活方式、社会纽带、创新引擎以及崭新征程起点的理念。
一年前,我们曾到访这座江苏省东南部的城市,见证了其为打造全球文化发展空间所付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乐器的制造以及对音乐空间建设的重视。
作为吴文化发祥地,无锡孕育了华彦钧(阿炳)等标志性人物,以及传统音乐大师刘天华,他首创借鉴小提琴定音方法系统规范二胡演奏。在这里,传统二胡的制作是本地音乐产业的支柱之一。
无锡年产二胡近5万把。2020年揭幕的梅村二胡产业园致力于保护和推广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名拥有逾20年经验的当地工匠介绍,制作二胡需使用木材、蛇皮、马尾等材料。他表示,最大挑战在于蛇皮的甄选与处理,其张弛度直接决定乐器的最终音色。
无锡音乐产业实力雄厚且多元。除二胡外,其口琴产量覆盖全球需求的60%;国际竖琴品牌莱昂希利、萨尔维扎根无锡,全球市场占有率超六成。
产业层面之外,从市中心梁溪区到各类公共社区空间,全城都营造出注重音乐体验的社会氛围。“音乐无国界,也无年龄之分。让音乐走进养老机构,对我们的中心助益良多。”江苏扬子康养集团董事长任峰表示。由40余位音乐爱好者组成的乐团,常为年逾古稀的长者们演出。
与此同时,数公里外,宝界山林公园内的“躺营”空间,将自然休憩与欣赏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相结合。该空间主打人工智能特色,同时与教育机构、歌手合作,提供创作工具并在此首发新作。
66岁的邵惠兰(音)感叹:“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无锡‘世界音乐之都’称号时,整座城市为之沸腾,充满热情与喜悦。”
这份对音乐的热爱源于2000多年的深厚传统,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为此提供实证。该馆核心展陈包括考古发现的器乐,包括编钟、磬、鼓、缶等400余件9大类藏品。无锡市吴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刘嫣歆指出:“这是中国迄今出土乐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考古发现,证实吴越地区当时已具备相当完备的礼乐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斯·巴克斯在向无锡颁授“世界音乐之都”批准函时表示,无锡成功融合传统与现代、东西方元素,塑造出富有活力的音乐形象,对内引发共鸣,对外启迪世界。(编译/韩超)
![]()
9月23日,在无锡市古运河上,演员为游客表演。(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