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1月20日电 近日,第七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人员聚焦锚定“十五五”规划,研讨深入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媒体栏目的负责人、编辑,以及教育局分管领导、教研员、一线思政课教师、师生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咨询委员会主任吴潜涛教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命题具有高度的复合性、综合性,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四个维度,深刻把握这一命题的核心要义、主要依据、根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美容教授认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有机贯通、纵横交织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构建思政课的内容体系,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合理设置学段目标,化解内容体系“倒置”难题。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新疆大学“博峰战略人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骆郁廷教授强调,提升思想引领力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首要任务,要依循学段、发育和成长之序,增进学生的思想启蒙、思想认知和思想觉悟,促进政治引领力和价值引领力的同步增强,实现思政课一体化与人的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运用辩证法阐释一体化螺旋上升的原理,指出人的认识经历了从表象到知识、再到思想的逐步深化过程,应推动学生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从熟知迈向真知。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提出了历史与逻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三大方法论,强调理清不同学段、不同内容的演进次序,处理好“异”与“同”、“一”与“多”的关系,以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讲准、讲深、讲透和讲活,将一体化建设从历时性推进转为共时性推进。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显良教授认为“怎么看”的问题决定了“怎么办”,要以整体意识、学段意识、进阶意识和规划意识关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强调,坚持方向性、结合性、递进性、合力性和全面性思维,要抓住“一个方向”,用好“两个课堂”,聚焦“三个学段”,建好“四支队伍”,抓好“五育并举”,让学生“动起来”“听起来”“悟起来”。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提出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元问题,主张以系统构建、实现机制和实践困境的问题导向,审视一体化建设的长期与短期、全局与局部问题,推动一体化内在矛盾的纾解。
![]()
为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经验总结及研究成果孵化运用,华东师范大学接续出版年度报告以跟踪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动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报告(2025)》在会中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团队自2022年发布全国首部一体化建设年度发展报告以来,持续发布的第四本一体化建设年度发展报告。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上海)和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区)主办,《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思想政治课研究》编辑部和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