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在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面临着患病率高,但知晓率低、检查率低的现状。很多人把它当成“老慢支”“感冒后遗症”,忽视了早期信号,最终导致呼吸越来越费力。今天,青岛市疾控带大家读懂慢阻肺,做好科学防控!
认识慢阻肺: “隐形呼吸枷锁”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暴露在吸烟、粉尘等有害环境中,会导致呼吸不畅,就像给肺部戴上 “隐形口罩”,让呼气变得困难。
它的核心症状很典型, “咳、痰、喘” :
慢性咳嗽:
常为首发症状,晨起时更明显,病程久了可能终身不愈;
咳痰:
感冒或受凉后会增多;
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爬楼、快走时出现,后期休息时也会觉得 “气不够用”。
高危人群,务必警惕!
40岁及以上人群,如有以下情况建议定期筛查:
长期吸烟或暴露在二手烟、三手烟环境中;
儿童期反复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工作中接触粉尘、化学有害气体(如建筑、矿山、化工从业者);
常暴露在厨房油烟、生物燃料或空气污染中;
已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早发现关键:肺功能检查不能少
慢阻肺早期症状隐匿,很容易被忽视,而肺功能检查是确诊的 “金标准” 。它能准确判断气流受限程度,就像给肺部做 “体检”,让潜在病情无所遁形。
青岛疾控建议:40 岁及以上人群,增加肺功能检查作为每年体检项目之一。一旦出现持续咳嗽、活动后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到呼吸专科门诊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科学防控:从日常做起,守护肺部健康
慢阻肺虽不可逆,但通过早干预、长期管理,完全能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下边几点要谨记:
戒烟是首要:戒烟是阻止病情进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同时远离二手烟、油烟和粉尘;
疫苗早接种: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病情加重;
用药要规范:遵医嘱使用吸入药物,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生活要健康: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增强体质,雾霾天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急性加重早处理:若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气短明显、发热等情况,及时就医。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畅快呼吸是每个人的心愿。让我们响应世界慢阻肺日号召,重视肺部健康,做好早期筛查与日常防护,用科学手段守护每一次呼吸!
看完了也要给家人朋友提个醒哦,一起远离慢阻肺困扰~
来源:青岛疾病控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