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慧超
(一)
那个极其讨人厌的墨菲定律是怎么说来着:
“凡你所忧虑的,则必定会发生。”
我已经连续好多年坚持打流感疫苗了,每次都是和小朋友一起,时间也都很固定,一般选在十一黄金周之后。偏偏今年十一假期小孩生病了,由于生病时没法接种疫苗,我就想着那还是等孩子好了,我们再一家人一起去接种吧……
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我们说“下次”的时候,往往就没有下次了。
就像你收藏夹里海量的学习资料一样,你情绪饱满地点亮那颗“收藏”的小星星之后,它就已经从“待办事项”变成“历史归档”了。
总之,今年冬天没有打流感疫苗。然后,我这辈子就第一次得了甲流。
11月16号晚上,开始稍稍感受到一丝丝的感冒症状,有些清鼻涕,但作为资深鼻炎患者,流鼻涕这能叫事儿嘛?我根本就没放心上。
17日白天开始出现明显的鼻塞症状,这时候我想,可能是感冒了——这时我推测可能是受了风寒,因为你超哥自诩一只精壮的北方汉子,如今在承德已然零下的夜晚,经常只内穿个短袖T恤,外面套个卫衣就出门撒欢了。
![]()
华佗老大哥当年就因为穿衣服这事儿,专门骂过我:这样出门,你TM不感冒谁感冒?
当天傍晚,开始出现轻微咳嗽,这更加重了我对于感冒的怀疑,因为我们I人平素不爱说话,喉部肌肉得不到有效训练,非常脆弱。
晚上10点左右,开始低烧了:37°4。我寻思,嘿,跟我来病来如山倒那一套是吧?告诉你,不好使,跟我这儿不好使!
![]()
看你超哥怎么用自身强悍的免疫力,扶大厦于将倾!
(二)
虽然嘴上一直嚷嚷着没事,但架不住超嫂的嘴巴是真扇啊,18日起床送完小朋友上学,还是乖乖去了医院检查。
确实担心是流感,毕竟这玩意玩的是飞沫传播,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防不胜防。我万一确诊流感,他们娘俩必须赶紧吃药预防上。
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真的是毫无修辞成分,完全是字面意义上的摩肩接踵。
到医院报道之后,就是漫长且枯燥的等待。这时候我的身体已经开始感到明显的不适,且伴随头痛和难以抑制的咳嗽。
这份病中的痛苦就更增添了等待的漫长。
这里我就忍不住插一句题外话,因为我公众号的很多读者是大厂高管、程序员,甚至也不乏一些极客创业者,我真诚地建议一下各位:
能不能去解决一下目前医疗体系中,医生和患者都感到痛苦的环节——写病历。
都2025年了,我一个AI技术的纯素人,都能用5分钟给自己生成一套和刘亦菲的婚纱大片了,可是,一众三甲医院的医生,看病时还需要双手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敲病例!
![]()
太原始,太低效了,就没人想着去用AI技术去解决一下这个痛点吗?
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譬如冬季呼吸科的医生,一个上午接诊50个病人,可能其中至少有30个人都是感冒或流感,那意味着,这个医生差不多就要重复写30份差不多相同内容的病例。
最简单的方法,我觉得也可以在挂号小程序上,拓展一下功能,比如挂号之后增加一个“患者自述”的问卷页面,上面把病历上80%以上高度重复性的内容集成化,患者可以自己勾选是否咳嗽、是否有痰,是否有基础疾病,高烧多少度,症状几天了,在家用了什么药……
根据程序,病例不能不写,而所有这些问题,又都是高度雷同的,几乎面对每个患者,医生都要问这些问题,那不如让病人在排队等待时先填好,填好后直接同步在医生待接诊的病历上,这样医生可以省去大量时间。
就写病这一项,我认为每个患者,至少能给医生节省至少5分钟,那12个患者,就可以节省1个小时了!
扯远了,回到我的诊查,开了流感和新冠的筛查,结果不出所料:
甲流阳性。
![]()
事实证明,我没能力扶大厦于将倾,人家高层扔个小酒杯下来,就能把我小命收了。
从医院回家也就不到两个小时,病情一下子就严重起来,体温上升,咳嗽严重到说话都很困难,身体很虚弱,有轻微的恶心感,而且没有任何的胃口。
最难受的,是剧烈的头痛。
什么叫头痛欲裂?
什么叫连呼吸都是痛的?
什么叫连躺在被窝里都是一种痛苦?
得一次甲流就可以全流程体验了。想当年,令许多人闻风丧胆的新冠病毒,我中招时身体表现都如一场毛毛细雨,超哥也就衣角微湿而已。
那时,我还以为自己体格强壮如牛呢!现在看来,是男性荷尔蒙影响了客观的自我判断,实际上我弱的就像刚刚做完“入职体检”的小太监,小小流感病毒,让我重新做人……
![]()
没有能力干任何事,强忍着头痛打开手机,微信上推掉了一些工作,然后吃了药就裹着被子睡觉去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下午。醒来后,港股已经收盘,我双桥巴菲特垂死病中惊坐起,打开手机看了眼今日收益——漂亮,又亏了3万块。
![]()
这一下脑袋更疼了,我看这疼布洛芬也救不了。
(三)
本以为18号下午,已经是感冒的地狱级体验了,没想到最难受的还是晚上。
傍晚起床喝了点小米粥,流质食物勉强还能吃得下去,干的东西真的是一点胃口都没有。
高烧开始逐渐来袭,没办法,只能再吃一片布洛芬乖乖回床上躺着。
躺着也很难受,头疼的根本睡不着,体感又非常冷——实际上我家地暖很足,夜晚室温也在25°,可我盖着大厚被蜷成一团还是冷得不停发抖。
量了一下体温,高烧已经达到39°3。
半夜,感觉像是在水中醒来,浑身都黏糊糊的。一摸,被子和床单已经被汗水浸得湿透了——您瞧这事儿闹得,谁能想到超哥我年近40,还能体验到儿时尿床的感觉。
当然,也伴随异常的口渴!超嫂放在床前的保温杯救了我的狗命,真的有体验到久旱逢甘霖。
39度以上的高烧,必然伴随着身体的大量脱水。所以温情提示,准备点电解质水非常重要,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摆一瓶宝矿力在床头,会比较解渴。
好在,由于及时对症下药,19日中午(是的,我一觉睡到了第二天11:25)我醒来后,感觉已经好了70%,烧退了,咳嗽也缓和多了,更重要的是,头完完全全的不疼了。
到今天(11月20日)我写这篇记录文时,我感觉已经好了80%,除了身体还有一点点发虚,其他的症状基本已经消失了。
(四)
分享我一下我对抗甲流的用药,仅供朋友们参考,请不要盲目照搬和模仿,生病请尽早前往正规三甲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用药建议。
目前国际医学界权威指南推荐的,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大名鼎鼎的奥司他韦,因为获批上市早,知名度广,很多朋友可能都吃过它。
另一种是2021年才获批在中国上市的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中文名是速福达。
这两款药的原研厂家其实是同一个药厂:瑞士罗氏。
这两款药,玛巴洛沙韦的抗病毒机制要更先进一些,它能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复制所需的mRNA合成,从根源上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播。
而且,玛巴洛沙韦只需要吃一粒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它需要在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服用,目前每粒药售价大概在260元人民币左右。
![]()
我吃的就是这款药,但是明显,我吃的有些晚了,17日下午我就应该去医院做流感筛查,当天出结果就吃药,效果应该会更好。
至于另一款药奥司他韦,也有其独特优势,它的说明书就明确写着: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
所以如果家里有人得了甲流,那么家庭其他成员,都应该同步口服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这也是三甲医院医生给我的建议)。目前罗氏原研的奥司他韦,每盒售价在185元左右。
![]()
至于退烧药,那选最常用最安全的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对抗甲流的用药,就是布洛芬退烧+玛巴洛沙韦抗病毒,其他没了。
最后,给可能也会中招流感的你,一些暖心建议:
1、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真的是个好习惯;
2、流感高发季,有症状了,就要尽快去医院确定病因,早发现,早阻断,早恢复;
3、确诊流感后,全家人立刻要同步口服奥司他韦预防流感,同时做好自我防护,尽量自我隔离,公共区域戴口罩;
4、高烧时,多喝水,多补充电解质,可以准备两床被子,大量出汗时可以换一床被子盖,有个干爽的被窝会很舒服,但体感冷时,不要盲目盖多层被子“捂汗”,高烧发冷时用电热毯更要不得,那是“火上浇油”;
5、不要乱吃药,不要相信大力出奇迹,对症下药永远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这一点我就不展开讲了。另外,有条件吃原研药的朋友,尽量吃原研药吧,也不用问医生开了,现在由于医保控费,所有医院都开不了原研药,自己出门去药店买吧;
6、再就是,炒股的韭友们,生病的时候就不要打开股票账户了,不利于病情恢复:)
以上,是为记,希望你用不到。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