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
福州38岁的吴先生(化名)突发心悸
起初他以为是感冒,觉得休息一下就好
却不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倒计时已然开启
幸运的是,他随后选择前往
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正是这一步,为他赢得了“教科书”式的救治
一张多方联动的生命保护网,随之迅速铺开

第一站:
社区初诊,15分钟的生命预警
“患者主诉心悸半天”。接诊的社区医生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没有片刻耽搁,立即为吴先生进行了常规心电图检查。但与以往不同,检查结果没有静静打印在纸上等待判读,而是通过“纳龙心电一张网”系统,实时上传至鼓楼区心电诊断中心开启诊断。
![]()
第二站:
云端秒判,5分钟的“生死诊断”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的心电诊断中心,专家眼前的屏幕闪烁,收到了这份来自社区的心电图。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短短5分钟内,一个明确的危急值诊断从三甲医院专家端发出,同步预警至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承担枢纽作用的鼓楼区总医院。
![]()
第三站:
绿色通道,一场无缝衔接的生命接力
诊断即是命令,鼓楼区分级诊疗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瞬间被激活:
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进行初步救治,稳定患者情况。
鼓楼区总医院:作为中转枢纽,一键启动胸痛中心绿色转诊通道,直接对接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导管室提前准备,手术团队严阵以待。
“患者未到,信息先达,团队就位。”这场接力赛的核心原则被完美执行。吴先生在转运途中,救治方案已全部就绪。他被直接送达协和医院导管室,手术立即开始。
![]()
从在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次医疗接触,到协和医院导管室内导丝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全程仅用了55分钟。这比国际标准的90-120分钟,缩短了近一半时间。最终,吴先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目前已转危为安。
![]()
吴先生的成功救治是鼓楼区总医院践行“基层首诊、云端诊断、快速转诊” 分级诊疗模式的生动实践。
时值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专家提醒,胸痛、心悸等症状并非老年人专属,公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可就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心电检查,通过“省级三甲—区级—社区”三级联动体系,获得快速、专业的救治保障。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来源:鼓楼区卫健局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