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从“无可逆”到“可靶控”,TED诊疗迎来中国方案
2025年11月20日,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七次学术会议(CDS 2025)期间,“靶向治疗甲状腺眼病”专题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现场群贤毕集。
本次专题会汇聚了国内内分泌与眼科领域的顶尖专家,由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铭教授联袂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关海霞教授、西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刘洪雷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甲状腺眼病(TED)的诊疗现状、评估方法及创新药物临床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创新疗法破局:TED治疗迎来靶向治疗新时代
关海霞教授在《甲状腺眼病的诊疗现状与突破——基于替妥尤单抗的临床证据解析》报告中指出,TED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发病率最高的成人眼眶疾病[1]。她从当前治疗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TED治疗面临的三大挑战:
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虽能控制炎症,但复发率高,且伴随股骨头坏死、肝损伤、高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1-2];
手术治疗虽适用于非活动期患者,但难度大、等待周期长、风险高,且难以根治[1-3];
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对突眼与复视的改善有限,且缺乏高级别循证支持[4-5]。
![]()
图1 关海霞教授演讲
在这一背景下,替妥尤单抗作为靶向IGF-1R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成纤维细胞活化、透明质酸合成及炎症因子释放,从根本上干预TED的免疫病理过程,为TE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与希望[6]。关教授简要回顾了国外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单抗在多项国际研究(如OPTIC、OPTIC-X等)中的显著疗效,包括快速改善突眼、复视与临床活动评分,然而其可及性与价格限制了国内患者的应用。
对此,信达生物基于本土国情,研发了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其与国外抗IGF-1R单抗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并对剂型进行改良。其III期研究[7]共纳入82例中重度活动性TED患者,按2:1随机分组,主要终点为第24周时研究眼的眼球突出应答率(定义为研究眼突眼度下降≥2mm,且对侧眼无恶化),结果显示:
主要终点:替妥尤单抗N01组眼球突出应答率高达85.8%,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8%(P<0.0001)。
![]()
图2 第24周时,替妥尤单抗N01组的研究眼突眼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关键次要终点:第24周时替妥尤单抗N01组的总体应答率、CAS 0/1分比例和突眼降幅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均<0.0001)。值得关注的是,第24周时替妥尤单抗N01组眼部综合疗效指标显著改善达94.2%,提示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
图3 第24周时,替妥尤单抗N01组的总体应答率、CAS 0/1分比例和突眼降幅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安全性:替妥尤单抗N01总体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或中度(如肌肉痉挛、月经紊乱),转归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关教授指出,替妥尤单抗N01不仅是70年来中国甲状腺眼病领域的首个创新药,更是全球第二、中国首个获批的TED靶向药物,其无创、高效、安全的特性正推动TED治疗进入“精准靶控”新时代,随着医保谈判推进,其可及性将进一步提升。
眼科评估与诊疗经验:从精准分期到个体化干预
刘洪雷教授在《甲状腺眼病的眼科评估及诊疗经验分享》的报告中,从眼科医师的角度系统梳理了TED的评估体系与临床路径。刘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精准评估是有效治疗的基石,这对于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复杂的TED而言至关重要。同时教授也提醒,极重度TED的诊疗仍是临床上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当患者合并角膜溃疡、甲状腺视神经病变或突度大于23mm时,病情更为棘手。
![]()
图4 刘洪雷教授演讲
建立精准的评估体系,是迈向个体化治疗的第一步。刘教授首先系统梳理了TED的标准化评估流程,强调精准分期、分级以及分型是制定治疗策略的根基。目前临床常用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判断疾病活动性(CAS≥3提示活动期),并结合EUGOGO分级(轻度、中重度、极重度)评估严重程度[8]。此外,GO-QOL生活质量量表作为患者报告结局工具,能有效反映视功能与外观受抑程度,是疗效评估的重要补充[8]。
在评估体系中,影像学与客观量化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刘教授通过大量影像资料,指出增强CT或MRI对于非典型或严重TED病例具有重要价值,可辅助鉴别诊断、评估眼外肌与眶内脂肪变化,并为手术规划提供依据[2]。除了传统解剖成像,刘教授还介绍了FAPI PET/CT在TED评估中的应用前景,指出这种分子成像技术通过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可以无创、高灵敏度地评估TED活动性,未来有望补充CAS评分[9]。此外,自动眼征测量仪作为TED评估的创新工具,可客观测量眼球突出度、眼裂宽度等参数,提供标准化、可重复的量化数据。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刘教授系统提出了TED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他强调,治疗决策应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活动度、持续时间和趋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治疗目标、患者年龄、合并疾病、患者意愿和偏好、治疗方案的可及性和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8]。
不过,制定策略只是第一步,成功的治疗更依赖于多学科的执行。刘教授通过多个病例强调——手术并非终点,全身状态控制是成功的前提。他特别指出,若患者甲状腺功能或血糖未控制稳定,术后仍可能出现眼睑内翻、复视、甚至因眼动脉痉挛导致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因此,TED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多学科协作(MDT)的基础上,尤其在手术决策与围术期管理中,内分泌科医生的参与至关重要。
最后,刘教授总结道,TED的治疗应当遵循“分期指导、多学科协作、个体化定制”的原则。随着替妥尤单抗N01等靶向药物的出现,眼科医生拥有了更多治疗选择,这不仅极大拓展了TED的内科治疗边界,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语
本次CDS专题会通过权威讲者的证据解析与经验分享,清晰展现了替妥尤单抗N01在甲状腺眼病治疗中的突破性地位。作为中国首款、全球第二款TED靶向药,其以“疗效卓越、无创干预、安全可靠、本土可及”的复合优势,成功填补了该领域长期缺乏创新药物的空白。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推进,替妥尤单抗N01有望重塑TED治疗范式,助力更多患者摆脱突眼与复视困扰,迎接更高质量的眼健康未来。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 全国甲状腺疾病联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5,45(3):227-236.
[2] Burch HB, et al. Thyroid. 2022;32(12):1439-1470.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等. 中华眼科杂志,2022,58(9):646-668.
[4] Mario S,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2):422-431.
[5] Perez-Moreiras JV, et al. Am J Ophthalmol. 2018;195:181-190.
[6] Douglas RS, et al. N Engl J Med. 2020;382:341-352.
[7] Zhang H, et al. JAMA Ophthalmol. 2025 Oct 9:e253350.
[8]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眼科杂志,2022,58(9):646-668.
[9] Li H, Wang Y, Zhou J, et al.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25;52(5):1890-1900.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