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胰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容易扩散转移,因此也被称为“癌症之王”。但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胰腺癌患者往往是每天吸烟、喝酒等。其实包括胰腺癌在内,不少癌症的发生可能都是——吃得不对!
癌从口入!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胰腺癌日”。日常防癌,其实只要管住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上这5种“吃出来癌症”的风险!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董乃德摄
不吸烟不喝酒,30岁突然确诊“癌王”
一位年轻人刚30岁,既不吸烟也不喝酒,却突然被确诊为胰腺癌。医生却说,他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潮新闻客户端曾报道,年仅30岁的赵磊(化名)平时不吸烟、不喝酒,平时除了喜欢吃点美食外,也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但最近半年来,他却经常肚子痛,除了有脂肪肝,还有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结石。
在手术取石检查时,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杨祺俊发现了“意外”,赵磊的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胰腺癌”。
医生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发现了患癌原因所在——吃。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暴饮暴食。有时候为了缓解精神压力,热爱美食的赵磊会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欲。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
![]()
资料图 孙良摄
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危害”的爱好,却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杨祺俊医生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
这些消化酶进入胰腺和周围组织,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进而导致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就会导致胰腺癌的发生。①
癌从口入!
这5种癌可能是“吃出来的”
1. 胰腺癌——总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大餐,会迫使胰腺“超负荷”工作,以分泌大量消化酶来分解食物。这如同让一台机器持续高强度运转,极易诱发胰腺的慢性炎症与损伤。
在反复修复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从而埋下癌变的祸根。同时,这种饮食习惯常伴随肥胖,而脂肪组织会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加剧全身及胰腺的慢性炎症状态,为癌细胞滋生提供“温床”。
2. 食管癌——喜欢吃烫食
不少人都喜欢“趁热吃”,但吃得太烫是食管癌明确的危险因素。此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就会增加食管癌的患癌风险。②
我们的食管黏膜非常娇嫩,耐受温度仅在40-50℃之间。当滚烫的食物掠过,会造成食管黏膜的轻度烫伤。虽然黏膜有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反复的“烫伤-修复”循环,会促使细胞在频繁的增生过程中加速分裂,从而大大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久而久之,这种持续性的炎症与损伤会引发食管黏膜的质变(异型增生),最终可能一步步演变为食管癌。
![]()
AI生成图
3. 胃癌——常吃腌制食物
最近入冬,不少家庭又开始准备腌菜。其实经常食用腌菜、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2024年《柳叶刀-区域健康》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腌制菜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③
经常吃腌制食物导致胃癌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高盐,它会直接损伤胃黏膜保护层,导致胃炎、胃黏膜萎缩,甚至溃疡,为癌变埋下基础;二是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进入胃部,在胃酸环境下极易与食物中的胺类物质结合,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能直接诱发基因突变,从而驱动正常细胞一步步癌变。
4. 肠癌——吃超加工食品
2025年11月,《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的超加工食品数量与肠癌风险呈正相关。在诸多的超加工食品中,以下这些需要格外注意:
⬆️人工甜味饮料风险增加21% ⬆️包装咸味零食(薯片、膨化食品等)风险增加30% ⬆️各种酱料和调味品风险增加23% ⬆️其他类别(酒和人工甜味剂)风险增加25%④
另外,过量摄入红肉也会增加肠癌风险。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任璇摄
5. 肝癌——摄入霉变食物
常摄入霉变食物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元凶之一。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它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普遍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等食物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致癌力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
黄曲霉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主要经由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它会直接攻击肝细胞的DNA,引发关键基因的突变,从而诱发肝癌。更需警惕的是,其致癌性极为剧烈,极低剂量(以微克计算)的长期摄入就足以致癌。因此,节俭虽好,但面对霉变食物/水果等,坚决丢弃才是明智之举。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任璇摄
8大“防癌饮食法”,照着吃更健康
✅ 1.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2025年8月,《BMC胃肠病学》发表的一项超60万人的研究发现,与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群结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7%。其中,每天摄入20克时开始出现保护作用;每天摄入40~60克风险降低最为显著。⑤
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西蓝花、菜花、卷心菜、羽衣甘蓝、芥蓝、白萝卜等。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苏天是摄
✅ 2. 吃全谷物和豆制品
2020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近50万人的研究发现,吃足够的全谷物,可以降低8%~20%的结直肠癌风险⑥。常见的全谷物食品有燕麦、黑麦、玉米、荞麦、糙米等。
2024年《营养素》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豆制品可大幅降低癌症风险。其中,大量摄入豆制品、豆腐、豆浆分别与癌症风险降低31%、22%、25%相关。⑦
✅ 3. 多吃鱼类等海产品
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沙丁鱼),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好脂肪”具有抗炎特性,而慢性炎症是癌症的温床。同时,鱼类是优质蛋白质的极佳来源,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 4. 少吃加工肉类/红肉
尽量用新鲜的肉类代替加工肉类。加工肉类在腌制、熏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等明确的致癌物,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结直肠癌等风险。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任璇摄
✅ 5. 饮食均衡种类多样
抗癌饮食的核心在于均衡搭配。多样化的膳食结构能确保人体摄入各类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素协同作用,共同构筑起强大的免疫与修复系统。建议每天尽量保证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优质蛋白的均衡搭配。
✅ 6. 控制摄入量七分饱
肥胖是多种癌症的明确风险因素。过多的体脂肪会持续引发慢性炎症,并干扰激素水平,为癌细胞生长提供温床。建议吃到七分饱即可,感觉胃里还没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下降,就可以停下筷子。且进食时,细嚼慢咽,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接收到“吃饱了”的信号。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任璇摄
✅ 7. 少盐少油蒸煮最佳
多用蒸、煮、炖、凉拌的烹饪方式。善用胡椒、花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品,减少对盐和酱油的依赖。
✅ 8. 尽量少喝含糖饮料
2019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10万多人的研究发现,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00毫升,总体患癌风险会增加18%,患乳腺癌的风险升高22%。⑧
本文综合自:
①2024-10-17潮新闻客户端《不沾烟酒,30岁男子怎会被“癌王”盯上?这个习惯要当心》(何丽娜)
②Carcinogenicity of drinking coffee, mate, and very hot beverages .June 15, 2016.
③Trends of gastric cancer burdens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50.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2024.
④Wang C, Du M, Kim H, 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Precursors Among Women. 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3, 2025. doi:10.1001/jamaoncol.2025.4777
⑤Cruciferous vegetables intake and risk of colon cancer: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BMC Gastroenterology (2025). DOI: 10.1186/s12876-025-04163-9
⑥Whole grain and dietary fiber intak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cohort.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20.
⑦So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2024). Nutrients. doi:10.3390/nu16070986
⑧Study suggests possible link between sugary drinks and cancer. The BMJ. July 11, 20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