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山地特色韧性城市”主题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近年来,彭水聚焦现代化城市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品质、空间优化、运行管理等方面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全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但仅18平方公里的县城区,却承载20余万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1万人,远超同类山地县城平均水平,加之城区地形陡峭、建设密度大,安全风险突出,提升城市韧性迫在眉睫。
为此,今年初,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大会期间,无党派界别提出了《关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打造山地特色韧性城市的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1号提案。县政协也将这一主题选定为县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并列入县政协年度工作要点。
随后,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思考。7月,又组织县政协常委开展主题视察暨重点提案督办协商活动,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出了有思想、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城市安全韧性存在短板”“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要素保障机制不活,多元协同格局尚未形成”……协商会上,县政协常委们聚焦调研发现的短板弱项,紧扣“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为打造山地特色韧性城市开出“药方”。
“老城区城市空间狭窄,新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也存在薄弱环节。”县政协常委冯立胜作主题发言时提到,应依托山地风貌优势,以高铁时代发展机遇为契机,系统推进城市特色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全面增强城市风险防范与安全保障能力。
县政协常委冉鹏飞认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充实整合各级各部门感知设备、数据资源、人力物力,织密织牢“物联、数联、智联”城市感知网,实现智能监测预警全覆盖,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作 者:陈元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