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周何君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海宁硖石街道连锁餐饮企业——徐家小院,负责人王经理正通过“浙里办”App对指导服务进行评价。“服务专业到位,还帮助我们发现了日常管理中忽视的隐患,这样的入企指导我们非常欢迎!”他认真给出了“五星好评”。
原来,日前,硖石街道食品安全第三方服务机构——浙江国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一同前往徐家小院,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现状实施评估、督导并提供规范化操作指导。“以前第三方服务机构来企业服务,不知道怎么辨别他们的身份,有时也听不懂他们的专业术语,心里总有点顾虑。现在用手机一扫码,就能掌握全部信息,我们配合工作更加安心。”王经理笑着说。
对于第三方服务机构上门服务的顾虑,相信不少企业都曾有过,甚至有些服务入企频繁、质量参差不齐。那么,怎么让企业更放心、中介更规范、服务更有效?
今年,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梳理整合了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事项,大量听取企业建议,自9月起在嘉兴全市率先推行第三方服务“入企码”,通过这一小小的二维码,将服务信息告知、分析、评价等功能与每次服务集成绑定,实现全过程留痕监管。
什么是第三方服务“入企码”?据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改革协调科负责人葛英甫介绍,入企不是想进就进,经政府部门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每次上门服务前都须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江南优选中介服务超市”申请赋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生成唯一“入企码”。“第三方服务人员进入企业时需主动亮码,企业通过‘浙里办’App扫码,即可核验服务相关信息,包括委派机构、服务机构、服务内容、负面清单等,如发现异常可当场拒绝并投诉。”葛英甫说。
服务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服务完成后,企业可通过“入企码”对服务质量进行线上评价,评价结果将直接进入监管系统,对存在违规或服务不规范的机构自动触发复核机制。同时,主管部门也将通过赋码信息更好地掌握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企业意见建议,针对性采取中介业务素质提升、问题整改等措施。
有码可查、无码不入。截至11月18日,海宁市已有35家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针对特种设备服务等41个服务事项申请赋码,累计入企服务145次,亮码率和企业满意度均达100%。“接下来,我们将会同海宁市政务办(数据局)等部门,持续改进完善‘入企码’,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