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书展上充斥着太多的草书作品,并且还有很多书法家致力于草书创作的探索和研究,著名演员、书法家张铁林先生更是直言不讳的谈到:“一流的书法家一定是写行草书的,如果只写楷书,那肯定进不了一流,强如颜真卿不也得用一篇《祭侄文稿》说事吗。”
![]()
他的这番话确实代表着当代书坛对草书的认识。可以看到当今书坛草书的比例要远高于古代的任何时期,几乎达到了书家必写草书的地步。当今草书的风格也非常丰富、多元,在涵盖了传统所有风格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创新发展。
![]()
然而很多民众对于当今书坛的草书现状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书法家写草书就是因为草书容易糊弄,通过夸张的线条掩盖懈怠,是投机、欺世的选择。
![]()
都说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这些民众在草书问题上的结论真的切中当今书坛要害了吗?显然没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理解草书的人不仅非常业余,并且极其偏执,这种言论无非就是一种情绪宣泄,通过臆想来否定当今书法家的努力。
![]()
历代书迹中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并不是很多,其中上乘之作都被后人当做学习范本,也就耳熟能详的那几本而已。
![]()
古人疏于写草书并非不屑用草书糊弄人,而是草书真的很难写。笔画的极致精简导致容易混同,比如“长短分知去”,一个笔画的长短并不是因为书写情绪使然,而是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字。
![]()
在实用性书法时代,写字的第一标准就是准确不要引起误读,草书太多如此细微的差别若非精熟者绝难掌握,这让很多人谨慎的选择用草书去书写。
![]()
草书在古代也是实用性书体之一,著名的《十七帖》就是一组信札,古人在选择草书书写正式文件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更易辨认的小草,即便是王羲之也不会用连绵草去写信,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误读。
![]()
于右任先生要编辑《标准草书》就是要纠正很多错误的习惯写法,提升草书书写和识读的准确性。
![]()
古代的大草书多见于非正式书写,比如《自叙帖》、《古诗四首》、《诸上座》等等,只为充分抒发情感,是否被误读无关大碍。
![]()
当书法进入纯艺术发展的今天,草书连贯的书写更容易抒发情感和掌控节奏,因此备受书家青睐。书法家选择草书创作书法艺术并非投机取巧,反而是勇于迎接挑战,追求艺术巅峰。
![]()
草字差别甚微,这就要求书法家要表达准确,一幅草书作品首先要草法准确,在高速运笔中顾及草法的准确性,这比任何其他书体对作者的要求都高很多。
![]()
所以当看到当今书家的一幅精美的草书作品的时候,应该想到他背后为之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当今书坛草书盛行不是一种投机思想的泛滥,而是当代书坛积极向上精神的体现。
![]()
草书在当代的兴盛绝非偶然,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在于其高速运转的节奏、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需求,这些时代特征与草书的艺术特质形成了深刻的共鸣。草书所特有的流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恰好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途径。
![]()
草书创作正需要这种“天马行空”的精神气度。在当代社会,人们既受困于各种规训与束缚,又渴望精神的自由与解放,草书恰好成为这种矛盾心理的艺术出口。书法家通过草书创作,实现的不仅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应和个人情感的释放。
![]()
草书因其独特的章法布局、强烈的节奏对比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在现代展览空间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
明代徐渭的大写意草书,之所以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正是因其打破了传统书法的平稳格局,创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
当代书法家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草书与当代视觉经验的结合,这使得草书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面貌。
![]()
当代草书创作的繁荣,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恢复和艺术自觉的觉醒。在经过近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后,当代中国书法家得以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传统,同时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
![]()
在这种文化语境下,草书作为中国书法中最具抽象表现特质的艺术形式,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与国际当代艺术对话的可能。
![]()
书法家们通过草书创作,不仅是在延续传统,更是在参与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这种文化自觉,使得草书创作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层面,成为了一种文化立场和艺术态度的表达。
![]()
优秀的草书作品,既要有“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的法度严谨,又要具备“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情感深度。这就要求书法家不仅要锤炼技法,更要提升文化修养和生命体验。
![]()
在草书创作中,“书如其人”的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当代草书的发展,最终将取决于书法家整体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
当代书法家钟情于草书创作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艺术本体的内在发展逻辑,也有时代精神的外在呼唤,更得益于文化自信的恢复。
![]()
当我们站在一件精彩的草书作品前,看到的不仅是流动的线条和奔放的气势,更应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严谨的法度规范以及创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
![]()
草书艺术的魅力,正在于它将最严格的法度与最极致的自由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这或许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体现。
![]()
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书法家对草书创作的钟情与探索,不仅值得理解和尊重,更应该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
![]()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审美教育的普及,相信社会公众对草书艺术的理解也将不断深化,最终达成专业创作与大众欣赏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中国书法艺术走向新的辉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