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吹得再大,早晚得炸!
从网上流传的消息来看,江苏科技大学那个高中学历混上博导的老郭,这事儿算是彻底露馅了。网传他之所以穿帮,是因为想去参评院士,结果在审查环节被发现了破绽。
![]()
你说这胆子得有多肥?高中毕业,靠PS学历履历,在一所有92年历史的大学里当了两年博士生导师,年薪140万,安家费300万,科研经费500万。
关键是他还不满足,还想冲击院士头衔。
![]()
这就好比小偷摸进了警察局,偷完东西还不赶紧跑,非得站门口跟人显摆技术。
我是真想不明白,都骗到这份上了,咋就不知道见好就收呢?
【事情到底咋回事】
捋一捋整个事儿。
老郭这人,简历写得那叫一个漂亮: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都去过,纳米材料领域的专家,江苏科技大学的首席科学家,还是博士生导师。
光看这履历,妥妥的人生赢家。
![]()
可问题在于,这些全是假的。
他实际学历只有高中,所有的证书、文凭全靠PS出来的。
两年时间里,他要教学、带研究生、发论文、办讲座、开会交流、接受考核……网友说得对,“两年不露馅儿,他都是咋混过去的?”
![]()
从网传的信息来看,学校当时招他进来,压根就没仔细核实。
估计就是看了看提交的复印件、证书照片,觉得这人头衔够响亮,能给学校撑门面,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让他进来了。
最讽刺的是,他要是老老实实当个教授,说不定还真能蒙混一阵子。
但他偏偏心太大,想参评院士。
这一参评,人家正儿八经地审查,一查一个准,全露馅了。
![]()
【我咋看这事儿】
说实话,看到这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气愤,是觉得荒唐。
贪心不足蛇吞象,这话搁老郭身上太合适了。
你说他要是满足于当个普通教授,拿着百万年薪,低调做人,兴许还真能再混几年。
可他非得往枪口上撞,去参评院士。这不是自己作死吗?
我想起那句老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管是骗钱还是骗名,最后都逃不过。
老郭这案子,最后都是一副手铐等着。
![]()
但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学校的审核机制到底去哪了?
一个高中生,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大学当博导,这说明啥?说明有些地方的门禁卡真该升级了。以后看人才,不能光瞅着那一纸证书的复印件,得联网查、得背调。
这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真博士生负责!
网友那句话说得中:“不仅要查骗子手段高不高,更要查查大门守得牢不牢!”
![]()
还有一点,大家都盯着骗子看,可我更心疼那些跟着他的学生。
博士读了好几年,结果导师是个假货,这几年的时间成本、学术方向、心理阴影咋算?
学校在处理骗子的同时,一定得把这些无辜学生的学业安排好,不能让他们为骗子的行为买单。
【最后说两句】
这事儿给我的感觉就是:学历可以造假,但真本事造不了假。
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现原形。
老郭这案子也提醒了所有人——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做人得脚踏实地,靠PS修图修不出美好未来,只能修进派出所。
国家给的科研经费是搞研究的,不是给骗子当安家费的,这钱烫手!
现在人已经被警方带走了,具体情况还在调查,咱们就等后续吧。
你咋看这事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