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康熙是洪承畴儿子的野史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0
分享至

谁是谁的私生子,这种野史比比皆是,例如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曹叡是袁绍的孙子,元顺帝是宋恭帝的私生子,朱棣是元顺帝和元妃的私生子或者是朱元璋和朝鲜妃子的儿子等等。但是这些话题从来没有引起像康熙野史这么大的反响,甚至连各类专家都急着下场辟谣。

因为如果这种野史扶正,很多清初谜团,还有关于清朝皇帝的认识如康熙的能力行为都可重新审视和判断,通常一直宣传的清史,如近代中国落後西方400年的观点,如为何闭关锁国,是否压制漢人等等都需重新认识,可能其中有不少伪史,或是新文化运动後的一种政治舆论,哪些是真哪些有人为篡改,如能把共识的清史修出来,或许意味着文科的黄金时代来了(至少知乎上会热闹一段时间)………下述问题也将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

近代中国到底是怎么落後于西方的?具体落後的时间与程度?

先说康熙,网上的一些介绍引来参考:

“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曾国藩评价康熙。 康熙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师从伍次友,亲自参加科考,获得探花,康熙皇帝对国外的科技也非常感兴趣,亲自制作钟表,数学物理成绩说明也不错,而且他是极少数会说英语的皇帝。 康熙,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首屈一指。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康熙皇帝像数学家一样,对抽象深奥的数学情有独钟,并潜心探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造诣,取得不俗成就,为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学习解方程时,总会碰到“元”“次”“根(解)”等术语,这些术语就是康熙皇帝所创。 康熙皇帝曾拜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师,学习数学。因为语言问题,康熙向南怀仁老师建议,将未知数简洁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把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 康熙皇帝著述数学方面的书有两本,其一是北京图书馆藏有康熙时期所著的《三角形论》一书,该书上标有“御纂”二字,表示康熙当时亲自参与了这本书的编辑;其二是《陈厚耀算书》,该书于2003年在西安被发现,由清康熙年间一流数学家陈厚耀修撰的专著《陈厚耀算书》,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二部康熙数学著述。在“积求勾股法”中,康熙论述了5种求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解法,并以其中“以积求勾股”作为标题,同时加以“钦授”字样,表明了这个方法是康熙的发明创造。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对数学问题提出解法的唯一一位帝王。

那么漢人康熙为何不广泛传播和普及教育这些所谓的西学知识,真是原来的说法如为了维护统治?还是仅仅因为当时西学的水平还不足以让康熙重视到影响国力值得传播的程度?毕竟不能以现代人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判断当时西学的价值,当时对康熙来说可能仅是一种智力游戏。

如果康熙知道自己漢人身份,如何再解释其各种政策行为?真的只是阶级矛盾?或者相关历史及数据有待重证?



再看看清朝康乾时期是否真的落後,真如上面很多人认为的清朝近400年一直都是落後?前答

里提到一本专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近代世界的经济发展》,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教授彭慕兰的代表作,曾获2000年费正清奖和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该书体现了加州学派的观点,在社会经济史方面,对欧洲中心论和英国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意义提出了学术挑战。

学术界主要从解构欧洲中心主义史观 、创造性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深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对《大分流》作了肯定。对这本书的争论也在继续,以彭慕兰、王国斌为代表的加州学派仍然在完善大分流理论,如《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就是又一力作。这里引知友相关总结可参考:

大分流 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 在第一个重点内容中,作者驳斥了两种旧观点。认为在18世纪,西欧的生产力和制度都并不领先于中国。 作者进行了相关比较后告诉大家, 18世纪中国的人均寿命,人均卡路里摄入并不比西欧差,而且中国农业发达程度,运输量都大大高于欧洲。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的生产力水准大体是在同一水平。 在发展经济的制度方面,作者也比较了双方当时的各项制度,同样发现 西欧并不领先中国。 仅仅在18世纪,中国国内通过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总量,就高于整个欧洲的五六倍。

要说更早期,比如宋朝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妨也参考前面的介绍:

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麦克尼尔认为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认为宋朝为“黄金时代”,在《全球通史》中说:“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认为:“中国从汉到唐,人均产值均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宋代是一个发展的高峰,人均产值增长了1/3。从十四世纪到十一世纪,极有可能又降了下来。假定欧洲和中国公元一世纪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到了 宋朝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欧洲已大大落后于中国的水平了……一般认为宋朝是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时期,而在宋以后的五百年里,主要特征是横向发展。” 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颠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乔纳森.斯彭斯在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刊登文章,这样评价宋朝:“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 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宋朝的首都在东京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达百万,是世界最先进最繁荣最庞大的城市。”

再说识字率,通常说的清朝识字率低,

里有一个介绍则是至少在鸦片战争前的情况还好

据《穿过鸦片的硝烟》,1850年年代,哥伦比亚人唐可·阿二梅洛经历厦门、澳门、香港,到福州深入内地观察,他发现中国各地城市外貌一样,不同的是语言。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是碰到的中国人,不管多么憨厚木讷或者干脆愚笨呆傻,没有一人不识字。 汉字的书写方法很难掌握,“ 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基本知识教育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基础教育领域像中国那样普及。”公共场所、住宅、寺观等, 到处都有文字对联,内容是哲学家的箴言名句。他在闲暇时去学校,看到一个个不超过10岁的儿童吵吵嚷嚷,有的在学写繁难的汉字。“作为初级教育的儿童启蒙阶段在中国非常普及。这种情况令人惊奇,大概没有别的国家,除非是北美洲的合众国,像它那样普遍施行幼儿教育。”

所以,常听到的各种宣传比如清朝打压文化教育,识字率普遍更低的历史是否可信?是清朝末期才出现的文盲率增加还是一直都是?

或许後期鸦片泛滥才真正摧毁了清朝,而非原来以为的满人异族统治?如果说之前和欧洲并没有差距甚至还领先,清朝真正的落後也就在19世纪开始的100年左右。再引前答相关讨论参考:

百姓不事耕织,税也缴不上来,却疯了一样,宁愿倾尽家产从敌国手里买东西。你想要治理,可 毒品已渗入到官僚之间,他们无心公事,成天贪赃枉法,为了捞钱扔给敌人。你冒死进言,却赫然看到,高高坐在龙庭上的那位,手里也拿着烟筒。你一怒之下,索性想要推翻这个腐败的朝廷,可当你募集军士,他们都形销骨立,双眼无神。 馬來西亞人Zeis Siez Lee 说: 鸦片瘟疫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变成了"东亚病夫"。1850-1864年间,中国南方爆发了一场名为"太平天国"的致命叛乱,夺去了2000万人的生命。

毕竟前面所有中国的朝代基本都没有类似清朝这种,大面积被输入鸦片所带来的毒品问题,换句话说,清朝落败的主要原因或许不是什么制度或文化,也不是什么民族矛盾,所谓的闭关锁国其实是鸦片影响的产物,清朝落後归根结底两个字:

吸毒

而这又只是其时代资本主义扩张与殖民主义的产物。正如人吸毒一样,无论之前多么优秀或强大,一旦被染毒瘾,下场不言而喻,不能因为其吸毒被毁的样子就否定其以前的成就或性格,或错误归咎于文字,习俗等因素。这也是新中国现在为何对毒品问题极其重视,零容忍的原因,历史教训!

再参考一下前答关于清朝康乾时期的中国文化影响力讨论:

考证历史,实际上近代欧美国家早期的一些文化道德思想与创新的朝气,恰好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影响,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所以“先问是不是”,历史与题主描述或很多国人的认知相反,只是近代教育或相关自媒体公知宣传常忽略或刻意扭曲。前文专门介绍了欧洲科学院院士霍农关于这份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章,可惜没多少人看到,这里选部分来方便更多人了解,特别是有的回答提到的孔子像为何会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上。

霍农:

欧洲与孔子最初的邂逅,源于耶稣会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1687年第一次将《论语》译成拉丁语——《中国哲学家孔子,或用拉丁语阐释中国人的智慧》,孔子思想也由此被译介到了欧洲。

德国启蒙哲学家、数学家、外交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在读完《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后,于1687年用拉丁语主编了《中国近事》一书,旨在引导西方学者进一步认识中国。他在该书中提出了“世界主义”的观点,主张将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来使用,并呼吁欧洲人向中国人学习实践哲学,养成以理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他明确指出,这种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必要:

鉴于道德的严重滑坡,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况,似乎有必要让中国的传教士过来,教授我们如何使用和践行自然神学……

当时新兴的启蒙思想家渴望冲破天主教会、专制王权和传统偏见的层层阻力,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孔子思想恰逢其时,被传教士译介成欧洲的主流语言——拉丁语。在遥远、异域的东方,中国哲人的某些理念与他们的启蒙思想若合符契,自然成为他们所极力借重的外部力量。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秩序、理性、自然神学、实用哲学等因素,为深陷封建专制和教会束缚,社会混乱、道德败坏的欧洲提供了一服良药。

孔子被视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则被誉为“法国的孔夫子”。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学说跨越文化和国界传播到欧洲之后,构成了启蒙运动新思想的外部基础,在欧洲民族文化创新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欧洲在艺术、家具、建筑等各个领域,纷纷从主题、形式、技术等方面效仿中国,尤其是18世纪,掀起了一场风靡欧洲的“中国风”。随着《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的出版,西方经历了从“耶稣会士的中国化”到“18世纪哲学中国热”的重大转变。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F.拉赫认为,这一转变意味着西方人开始默认东方文明比他们更为优越。

启蒙时期的美国,孔子足以取代耶稣的地位。托马斯·潘恩在《论<旧约>和<新约>》一文中,将孔子和耶稣作了比较:

从道德的层面来说,《新约》中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但它们早在基督诞生几百年前就已经在东方宣扬过了。中国哲学家孔子早于基督五百年就曾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美国立国初期,孔子以“18世纪启蒙运动守护神”的形象出现,与新兴共和国需要有德行的领导人有关。孔子思想中的道德和理性成分,有助于他们摆脱欧洲腐败的君主专制制度,消除清教徒殖民者强烈的宗教倾向。詹姆斯·麦迪逊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家中挂着一幅孔子像,他在参与起草美国《宪法》时重新阐述了孔子思想。

潘恩根据瑞典海员的航行报告,在《宾夕法尼亚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文章;富兰克林在费城的图书馆里收藏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书籍,他在大量阅读之后,证实了自己的信念,即中国是“最古老、最富有经验和智慧的国家”。威尔顿·狄龙总结了王小良对中美交流的研究:

儒家哲学、茶叶、瓷器、墙纸、大黄、大豆、房屋供暖、运河和造船技术、理性思想、火箭技术和替代疗法,都是中国的贡献。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之后,富兰克林受中国长城的启发,设计了木墙,使费城免遭印第安人的袭击;杰斐逊式建筑带有中国设计的印迹。

美国建国后在贸易上也开始摆脱英国,与中国直接往来。1784年乔治·华盛顿生日那天,一艘以“中国皇后号”命名的商船从纽约出发驶向中国,一年后满载而归,在中美交流史上写了光辉的一页。孔子对美国影响最公开可见的标志是,在卡斯·吉尔伯特设计、1935年竣工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上,孔子作为三大立法者之一,与摩西和梭伦一起代表影响美国的三大人物,被赫尔蒙·麦克尼尔雕刻在东侧的三角形门楣上。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Henry A. Wallace, 1888—1965)承认:“美国宪政与民主……直接挹取于欧洲,间接导源于中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顾立雅(Herrlee G. Creel, 1905—1994)解释道:

自从法国革命的爆发(1789年),人们几乎忘记了中国对西方民主发展所做的贡献。……如果说欧洲人不知道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民主,那么,大部分美国人是知道一些关于他们的民主思想与制度皆来自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被称为“北美启蒙运动的象征”,但那是来自法国启蒙运动的孔子哲学。

近代中国落後的原因估计不仅仅只是民族史观或阶级史观能理解的,某些人由换种史论简单的从民族矛盾跳到阶级矛盾,以为这才是真相,然而忘了之前宋明难道就没阶级矛盾?清朝无论是否换种,因为阶级矛盾就不开拓创新继续發展了?康熙难道不了解世界發展潮流,或了解还是真无动于衷?实际清朝学术也是有圈有点,并不逊色,如前面介绍(评论区有更多讨论)

所以,清朝落後的重要因素是近代工业革命没有率先兴起于中国。这方面原因很多,不少书和文献都有探讨,公知宣传的所谓制度体系或文化土壤不适合等其实并非原因(否则无法解释前面的辉煌和领先),客观因素如材料确实是一个问题,还有比如《大分流》一书中强调的一个需求刺激因素:

西欧率先实现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原因,在于煤炭资源的位置。当时中国和西欧人口增长都导致了森林覆盖率都大大下降,结果在各自的经济中心都出现了燃料危机。 由于缺乏燃料,在英格兰地区,英国人努力开采附近的大量煤矿,又为了开采煤矿,改良了蒸汽机,煤矿开采刺激了蒸汽机的改良,蒸汽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英国就开启了近代工业革命。 而中国, 煤资源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远离紧缺燃料的江南,所以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契机在中国无法出现而推迟了相关发展。 西欧和中国发生大分流的第二个原因,在于 殖民新大陆,帮助西欧避免了由于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制约。 而中国却没有这个条件,由于森林砍伐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中国被迫在每亩地中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形成了后来过分强调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由于新大陆的存在,帮助西欧节省了大量耕地,使得西欧能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到工业和商业当中,最终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简单说,近代中国落後的主要原因,一是西方因为地理和需求率先开启近代工业革命,大幅提升生产力,快速超过其他地区包括中国(中国不一定会因为闭关锁国就不了解,而是还没来得及跟上),另一方面通过殖民和输出鸦片,让清朝染上全民毒瘾,这才是中国史无前例的现象和近代灾难根源,而其本质或更全面的来说还是源于常提的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殖民霸权)、封建专制(阶级矛盾)和官僚资本(无限逐利)。

教员1925年12月1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最後给一个附录,主要搜集引用一些知友(可自搜来源)的资料和观点,仅供吃瓜。

附录: 洪清史 —— 半途而废的姜维史?

日心说之地心说,洪清史代满清史。姑妄听之。洪玄烨是假设,其余全有文献记载。

十七世纪小冰河期,全球气温下降,江南河流冬天经常冰封。中国最富裕,人口最集中的江南地区,对皮毛需求暴涨。除了中国江南地区,通过大航海三角贸易逐渐富裕起来的欧洲,也是另外一个旺盛的皮毛消费市场。这是明清之变的时代环境与社会背景。

1651年,洪玄烨出生

朝鲜使节与荷兰使节分别在康熙9岁,13岁朝见时形容,9岁康熙身材壮大如12 13岁。另一个记载康熙面容白皙,年纪约莫16。

有言皇帝少时貌异於满人,肤白而目大。上下皆言似中州人,非本族貌。--朝鲜《北征录》‬

1654年,满玄烨出生。

1655年,状元吕宫被顺治提拔太子太师,吕宫辞官跑路,回家后与族人描述,嫪毐之祸(后人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

1656年,满玄烨天花被送出宫。

1659-1660年,玄烨回宫,被人形容,容貌大变,为洪玄烨。

1661年,顺治帝驾崩,顺治时期有多达5位状元一提拔就跑路。据传福建一场海战死了几十个大内侍卫,前所未见。

1662年,云南正镶蓝旗造反,拥永历帝,被吴三桂未上报就全部处决。人数等于八旗4%。

1667年,康熙第一子诞生,按官方年纪,13岁,人类历史上没有确凿证据显示男性能在12岁让人受孕。此康熙应为洪玄烨。

1665年4月3日,洪承畴死亡,1667年7月7日,康熙下诏亲政。 孝庄皇后去世,康熙下令守孝27个月,并与大臣就下葬地点问题产生分歧,孝庄停尸37年。康熙母亲佟佳氏去世,康熙辍朝数日。

皇太极庙号太宗,本名被刻意抹去了,只能从朝鲜,沙俄的记录中找到阿巴亥之类的名字。

洪承畴儿子洪士铭担任太常寺少卿(负责宗庙祭祀) 孙子镶黄旗副都统。

康熙十年开始,圣旨上承字用异体字,避讳意图明显,康熙字典也规划了畴字书写方式。

金庸第一本书《书剑恩仇录》写的是乾隆被掉包换种的故事,在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里写康熙被换的故事,是不是很闭环。

韦小宝映射康熙。在历史文献中,“大宝”指代帝位的用法非常普遍。例如:

· 《宋史·岳飞传》中有:“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

· 《初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后来靖了内难,乃登大宝,酬他一个三品京职。”

·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诗句亦有:“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

所以韦(伪)小宝其实是真“大宝”

鹿鼎公,逐(鹿)中原,问(鼎)中原,

鹿鼎有指代帝业的意思。绿顶记,粤语绿音确实同鹿。

豹胎易经丸,谐音抱胎易清完。

洪承畴号:亨九。亨意为:通达、顺利。从康熙到溥仪正好九个

洪承畴掌权时期对于三藩尤其是吴三桂是非常信任并且倚重的,甚至有意帮助其膨胀实力。相反是当时朝廷对于八旗十分提防,甚至起用洪承畴的老乡福建藤甲兵而非八旗子弟护驾皇帝。从三藩之乱时的政治格局来看,当时地方汉人军阀和藩王的实力跟蒙满八旗旗鼓相当,甚至更甚一筹。

洪承畴原定的计划里,是让皇帝成年亲政后利用独立于满洲八旗的三藩汉军,逐步打压替代甚至是消灭满洲八旗,最后行杨坚之事,让洪氏可以作为汉人皇帝光明正大地王天下。

因为洪承畴作为一个接受过儒家教育的汉人士大夫对于效忠满清政权本身就始终充满了抵触情绪,比如故意出工不出力,和南明暗通款曲,秘密保护南明官员家眷。况且在明朝,儒学伦理和华夷之辨深入社会每个阶层,百姓皆知“体肤须发受之父母 不可损毁”、“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况乎是“大孝子”洪承畴,顺治都觉得满洲辫服丑的要死不如汉人衣冠美丽,洪承畴怎会不知?恐怕跟钱谦益等人一样,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要被迫穿着丑陋的满洲服饰,留着满洲辫子就心里羞耻膈应的要死。这也可以与“皇拙吾”尸体在满清官服外套了一身明朝官服,辫子头上顶了一个明朝发髻的怪异形象联系起来。

再者洪承畴作为一个福建闽南人,绝无可能接受自己的后代永远只能暗地里偷偷祭祀自己,而公开的祭拜孝敬自己的大仇人——真·皇太极。(真实的历史中大概布木布泰和洪承畴都恨极了真·皇太极,因此才要特意设置承德县,把沈阳皇城外和抚顺——努尔哈赤家的出生地和陵墓全部划归承德)

此计若成,如姜维所想,不仅可以赎他的汉奸贰臣之罪,甚至有幽而复明之功,可全其节,比肩杨坚。试问古来文人士大夫者,谁不想青史留名?可惜还没找到类似姜维那封预留或相关的密件能确证其动机,不同倾向的推测会导致对其完全不同的评价。

三藩之乱的爆发本就很异常,本来吴三桂等人很快就要老死了,而实力最强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是一个铁杆的保皇党(保皇,而非保满),本来三藩是可以和平交权的。但吴应熊却莫名其妙被杀,半只脚踏进棺材的吴三桂被迫起兵造反。

布木布泰和他的小儿子迫不及待要剪除三藩,即使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即使梭哈输了会输光身家死无全尸,即使胜利的可能性并不大,这娘俩也要硬上(这符合她一贯的性格)。或许是她绝不允许任何对皇权的威胁,因为她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或许是她本身就非常敌视汉人势力和汉化(但是她可能确实也爱死了洪承畴),历史上顺治曾因为汉化改革与孝庄敌对过;以及相对于以及青黄不接奄奄一息的满洲人,一直企图光复中原驱逐胡虏的汉人和兵强马壮的汉人藩王才是她眼中帝国最大的威胁。最终三藩之乱爆发,吴军差点打过长江推翻清朝。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原本的巧妙的军事平衡——“满、汉、帝三角”被打破,洪承畴的策划全盘落空,皇帝不得不在八旗地框架下继续扮演满洲人皇帝。

以洪承畴的手段和谋略,布局必然会考虑后续的发展和可能挑战,为了让洪家完全借壳上市,必须要制定一套的夺舍的方案,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只夺舍了一半,变得“洪不洪,清不清”。三藩之乱后,汉军被彻底边缘化,八旗成了皇帝唯一的军事支柱。等布木布泰去世,已经到了康熙二十六年,满洲八旗元气恢复,清朝“皇帝-八旗-汉官/绿营-民人”的政治结构已经非常稳固,同时皇帝也大权在握。这时再对八旗动刀子已经是完全负收益的事情,这就是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汪精卫被俘后和不少满清贵族相谈甚欢,可能也知道洪承畴洪督师偷天换日的举动,这一次轮到我汪兆铭了。结果可能换种成功,但……


左汪精卫,右明仁天皇。难怪明仁对华这么友好,亲自带媳妇儿来访。明仁即汪兆铭的人。可合理解释为什么汪精卫思想大转变,以及为什么日本天皇长得差异这么大。上面是公开的明仁的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历来纵横
2025-11-17 16:46:53
全剧终了?高市已“举白旗”,不会再乱谈台海问题,马英九没说错

全剧终了?高市已“举白旗”,不会再乱谈台海问题,马英九没说错

混沌录
2025-11-20 00:11:03
难受!四年级的娃,因为甲流没有住院,没了

难受!四年级的娃,因为甲流没有住院,没了

蝴蝶花雨话教育
2025-11-18 10:35:44
七国集团给日本撑腰,对中国连划“五道红线”,解放军已被迫亮剑

七国集团给日本撑腰,对中国连划“五道红线”,解放军已被迫亮剑

桑启红原
2025-11-16 14:35:33
1964年,毛主席请王进喜吃大餐,12道菜端上来,王进喜:没吃饱

1964年,毛主席请王进喜吃大餐,12道菜端上来,王进喜:没吃饱

鹤羽说个事
2025-11-11 15:56:42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51:04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36氪财经
2025-11-20 19:30:19
炸裂!CBA老牌劲旅或解散,球队全体成员向篮协递交联名信讨薪

炸裂!CBA老牌劲旅或解散,球队全体成员向篮协递交联名信讨薪

林子说事
2025-11-20 00:50:23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白左魔法失灵,极右翼浪潮席卷欧洲

白左魔法失灵,极右翼浪潮席卷欧洲

靓仔情感
2025-11-19 08:34:51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麦大人
2025-11-19 15:43:33
母亲是著名演员,父亲上亿家产,他却跑龙套10年,终成实力派

母亲是著名演员,父亲上亿家产,他却跑龙套10年,终成实力派

白面书誏
2025-11-18 18:33:41
萧旭岑重申郑丽文两岸路线,支持两岸统一,但主张“一国两区”

萧旭岑重申郑丽文两岸路线,支持两岸统一,但主张“一国两区”

黑鹰观军事
2025-11-19 19:21:52
陈家政32+6,山东13分大胜进决赛,与广东争金,巩晓彬想夺冠难啊

陈家政32+6,山东13分大胜进决赛,与广东争金,巩晓彬想夺冠难啊

萌兰聊个球
2025-11-19 22:11:26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奥字侃剧
2025-11-20 18:08:24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懂球帝
2025-11-20 15:00:09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陈天宇
2025-11-19 00:10:33
2025-11-20 22:12:49
新车知多少
新车知多少
发点好听的歌曲、歌单
560文章数 64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四海兄弟:故乡》推出“自由模式”免费更新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旅游要闻

上观时评 丨秋假撞上免门票,“人挤人”有招吗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