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特朗普在一次采访中直接说,美国和中国得联手来搞定全球棘手事,这对大家都很关键。
早几年,美国因为反恐和金融市场扩张,对中国态度还挺和气的,甚至搞出“中美共同体”这么个词来形容两国关系。
奥巴马上台后,转向重返亚太,关系就开始凉下来。特朗普这回重提合作,感觉像是在试水温,看看能不能在贸易战之外找点平衡点。
2024年美国经济压力不小,通胀高企,供应链乱套,他就把这些问题甩锅给全球贸易不公。在胜选演讲里,他强调得跟中国谈谈,确保贸易公平。
这跟他的第一任期不一样,那时他直接加关税,搞得两国关系紧张到极点。现在,他上任前就承诺第一天加10%关税,但同时又放出合作信号。
外界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美国国内需要稳定供应链,尤其是科技和能源领域,中国影响力大。
![]()
2024年12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能一起应对气候变化、贸易失衡和地区热点。特朗普的合作信号一出,美国学界和政界就开始动起来。
艾利森在2024年12月17日左右飞到北京,这次访问时机选得准,就在特朗普就职前。他早在2024年3月和4月就访过,跟中方高层聊过。
这回中方接待规格高,包括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会见,这可不是随便一个教授能享受到的待遇。外交部和智库都安排了会议,显示中方把他当重要桥梁看。
![]()
艾利森访华的准备从11月就开始了。他在哈佛讨论特朗普对华思路,强调合作益处。
访华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说此行是为了摸清中方对新政府的预期。到北京后,他先参加中国外交学会活动,跟学者聊全球治理。
行程包括科技园区参观,了解人工智能,这跟他和基辛格合写的文章搭得上,那文章说科技领域中美得协作,不然风险大。
12月19日,王沪宁在北京见他,聊中美前景。艾利森重申他的理论,说中美像吴越同舟,得合作避险。他还说愿意推沟通,为关系稳住出力。
中方回应也明确,强调对话管控分歧,实现互利,一起应对全球挑战。这跟王毅2024年3月对他的话差不多。
次日,艾利森跟外交部官员谈,交换对特朗普表态的看法。这被视为特朗普团队的非官方渠道,艾利森像探路石,传递信息不搞正式谈判。
![]()
12月18日,他去清华大学讲座,分析历史案例。学生问特朗普政策,他说新政府贸易上硬,但在安全上求平衡。下午跟外交部亚洲司聊台湾南海,他重申一中政策,关切和平稳定。
12月20日,新闻发布会,他公开说中美需找对相处路,这对全球重要。观察者网报道了这事。
访华末尾,见商务部官员聊贸易。他说特朗普关税计划,但建议谈判调。中方愿对话,坚持互惠。离开前,他对媒体说收获大。中方通过这渠道,传合作意愿,守核心利益。
![]()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2月加10%关税。但关系没一味坏,2025年10月30日,他和中方在韩国釜山会晤,聊100分钟。
会后特朗普宣布降部分关税,从20%到10%,整体47%,还停稀土出口管制和港口费。中美科技合作续谈,修订协定。整体关系稳,竞争合作并存。
到2025年11月,关系还在拉锯。大国博弈中,总有试探和调整的空间。两国经济绑太紧,冲突谁都吃亏,得找平衡点。
![]()
1、王沪宁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 光明网 2024-12-19
2、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 新华社 2025-06-26
3、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中美不可能“脱钩”,必须找到相处之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