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学过初中课本的都知道,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它的国名“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里虽然没有“共和(republic)”,但我想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它自开国以来一直都是按照共和国的方式运行(反君主、公民主权),是一个实行总统制的国家。
这得益于华盛顿,杰斐逊等一众“国父”的艰辛创业。当然啦,在“1787宪法”正式颁布之前的1782年,华盛顿曾经的一位部下劝他做“美国皇帝”(我在一文中具体聊这件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这个想法放在18世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君主制的背景下来说非常合理。
不过,华盛顿断然拒绝了这个部下的请求,于是美国这样的联邦总统制度被确定下来直到今天。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既然你国名里有BUG就会有人去卡BUG。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突然冒出一个人自称美利坚皇帝。那么,这个人为啥要称帝?他又有着哪些故事?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
话说在1859-1880年之间,旧金山有一位名字叫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的人,光听名字就知道注定是一位奇人。因为你看,约书亚:典型的天主教和犹太教名字;亚伯拉罕:典型的伊斯兰教名字;诺顿:典型的英国人名字,那必然是新教人。人家光名字摆在面前,就有一种贯穿东西纵横古今的宏大感,属实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诺顿1819年出生在英国伦敦,不过这是自称,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他的出生地,只知道他确实是英国人。他原本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儿子,在南非度过童年。之后在1849年移民到美国的旧金山,当时加利福尼亚正处于淘金热中,诺顿带着他父亲的四万美元遗产到美国追梦。
他用这4万美元投资了 布匹、房地产之类的 生意,还算比较成功。到1853年他的资产就来到了25万美元,进入了当时的富人标准。但他之后高杠杆投资粮食期货惨败而归,两年后直接把自己干破产了,据说他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失去理智。
破产之后,诺顿离开了他在旧金山的豪宅去向不明。一年后他又回到了旧金山,在失踪的一年中他仿佛顿悟一般突然明白一个真理——共和制和联邦制并不适合当下的美国,如今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实行绝对君主制来解决。于是他决定,既然一定要有一个人承担责任,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诺顿决定让自己成为美国人的皇帝。
1859年9月17日,他给旧金山各大报社发了一封公开信,宣布自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皇帝;一周后,他再次向各大报社发了公开信,宣布"即刻废除国会,现在由本皇帝亲政"。在第二份公告中,诺顿皇帝还命令陆军最高指挥官“以适当的军队开进国会大厦,驱逐反抗者”,这一命令理所当然地被美国军队无视了。
1860年他又发布了改联邦制为中央集权制,以及取消结社自由的敕令,对联邦制的绥靖得到了纠偏。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时,诺顿皇帝向南北双方的代表亚伯拉罕-林肯和杰斐逊-戴维斯发出调停传票,声称要召回双方军队,当然两人都没有回应。
与美国政府对诺顿采取无视态度不同, 他的行为在旧金山市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快他便成了旧金山家喻户晓的名人。 市民们对诺顿的“皇权”并不反感,反而在戏谑之中逐渐接受了他,甚至陪诺顿皇帝玩得还挺开心。基本上诺顿当时被评价为“一个有益的人”,受到他的人民的尊重。或许人们在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政治,但他们显然也在欣赏这场荒诞的表演。
虽然他的行为相当奇怪,但不管他的实际心态如何,诺顿一世皇帝有时确实会发布一些有先见之明和有远见的奇怪想法,他的“诏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他视野广阔的标志——如果真的把诺顿一世视为国家元首,那么他是第一个提出建立"国联"的政治人物,也是第一个主张宗教上保护被动自由的政治人物;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诺顿皇帝曾多次下令在奥克兰和旧金山之间建造一座吊桥,并对当地政府拒不执行他的命令表示愤怒。尽管他一再下令,但这个“命令”很直到他去世55年后才被执行——那就是1936年建成的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
与他“帝国”的构想相比,诺顿的日常生活倒是更加“接地气”:当诺顿在旧金山宣布自己为皇帝时,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皇帝的居所,也就是他要建一座皇宫。当然,最后的结果仅仅是一座旧砖楼里的一个小单间被他一番改造之后作为皇宫。
诺顿皇帝还经常“与民同乐”: 他不时带着他的两条狗散步,沿途向敬礼的人们点头回应,欣赏城市的风景和声音,星期天就在各个教堂参加弥撒。旧金山居民们默契地向这位美国皇帝的食宿交通等各种日常生活提供免费服务。
他时不时还去各个报刊编辑部告诉他们:"我要发布一份敕令,希望你们能刊登",这些报刊就会准时刊登。
当时,旧金山的人们还挺喜欢诺顿皇帝:他偶尔会在最好的餐厅用餐,而这些餐厅会免费服务他,但会在大门上挂一块铜牌,上面刻着"正在服务诺顿一世美国皇帝陛下",据说这对餐厅的销售贡献还挺大的;当他出现在旧金山的音乐厅和剧院时,会被直接送往贵宾厅,剧院还会响起大喇叭播报他的莅临,直到欢迎仪式结束剧目才会拉开帷幕。
旧金山市也对其帝国的"权力中心"的象征保持敬意:当皇帝的制服变旧时,市政当局举行了一个仪式然后花钱买了一套新的制服。作为回应,皇帝发了一封表扬信,并给市政府颁发了终身贵族权利。
有一次,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因收取皇帝在火车餐车上用餐的费用而引起公民的不满,被皇帝下令停止运营。许多市民支持皇帝的行动,而铁路公司对这种反应感到惊讶,于是向皇帝赠送了一张免费的金色终身通行证,以示歉意。
1867年,一位名叫阿尔芒·巴尔比耶的年轻警察抓住了诺顿皇帝,并试图让他接受精神错乱的治疗。然而,这次逮捕导致了旧金山市民和媒体界的强烈反抗,引起了轩然大波。警察局长于是释放了诺顿皇帝,并代表警方开发布会向皇帝致歉,诺顿皇帝慷慨地对这位年轻警官犯下的叛国罪给予了特别赦免。这次骚乱之后,旧金山警察局增加了一条规定,在街上遇到皇帝时要向他敬礼。
他的存在甚至被官方记录所承认:根据1870年美国国税局的档案,诺顿皇帝的身份登记为:姓名——约书亚·诺顿;住址——商业街624号;职业——皇帝;备注——“美国人的皇帝与墨西哥人的保护者,诺顿一世。”
至于收入来源,自然是靠他发行的“国债”。他会发行面值从50美分到10美元的“皇帝债券”,有时在交易所出售,有时则直接当现金流通。诺顿并不是一个奢靡之人,这些债券如今稀有无比,据说起拍价都超过一千美元。
他还以皇帝身份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保持通信,在信里他为英国皇权衰退而担忧,为法国波拿巴王朝的覆灭而惋惜。于是有好事者把他的画像和拿破仑三世对比,两位共和国皇帝长得还挺像,于是有了诺顿皇帝是拿破仑三世私生子的谣言:说他被英国人送到南非以躲避法国新政府的抓捕。也有说美国政府部分兑现了淘金时期诺顿取得的票据,所以他其实非常有钱,但他出于对穷人的同情而长期假装贫穷。
![]()
(左为诺顿)
遗憾的是,1880年1月8日夜,诺顿一世皇帝在前往科学院发表演讲途中晕倒,接警的警察用马车送他去医院,但他在途中便去世了。
翌日,《旧金山纪事报》头版刊出讣告,标题《国王驾崩》,写道:“在一个破旧的铺路石上,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里,在一场大雨中……上帝眷顾的美国人的皇帝和墨西哥人的保护者诺顿一世陛下已去世。”
随后,《纽约时报》也刊登讣告,带着讽刺意味地写道:“我们的诺顿皇帝没有下令过杀人,没有掠夺财物,也未曾驱逐任何人。世上所有的皇帝中,没有一个能比他更仁慈。”
旧金山市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三万人出席,送葬队伍长达三公里。诺顿一世没有子嗣,皇位无从继承,他也就成了初代亦是末代的“美国皇帝”。
1934年,人们重新安葬了诺顿皇帝的遗体。现今他的墓碑仍静静立于加利福尼亚州科尔马的伍德隆公墓,上面刻着:“诺顿一世,美国人的皇帝与墨西哥人的保护者。”
夏坚勇在《湮灭的辉煌》中为他写下这样一句话:“一个王朝走到了尽头,其收场的一幕总少不了一丝可怜的悲剧。在共和国里做皇帝,对当事人是一场被愚弄的悲剧,对后世人们则是一出笑话式的闹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