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图为“家门口的消防站”(单位供图)
“以前老旧小区起火,就怕消防车进不来、救援赶不及,现在楼道口有了微型消防站,灭火器、水带一应俱全,我们心里更踏实了!”近日,湘潭雨湖区雨湖路街道居民看着崭新的微型消防站,纷纷为这一民生实事点赞。而这背后,离不开雨湖区消防救援大队(以下简称“雨湖消防”)与街道的联动发力,用专业守护回应群众对消防安全的迫切需求。
雨湖路街道作为雨湖区典型老城区,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占比近90%,电线老化、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车乱停乱放等隐患突出,“起火后救援不及时”成为群众反映最集中的诉求,占比达34%。民有所呼,消防必应。在得知街道将“为无物业(开放式)小区配备柜式微型消防站”列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后,雨湖消防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微型消防站建设看似简单,实则涉及站点布局、器材配置、功能适配等多个专业环节。雨湖消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程深度参与项目规划,结合老城区道路狭窄、楼栋密集的实际情况,科学测算站点覆盖范围,指导街道完成68个站点的选址布局,确保实现“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的初期火灾扑救目标。同时,针对老旧小区火灾特点,明确消防器材配置标准,重点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实用装备,确保器材适配场景、好用管用。
项目推进中,雨湖消防牵头联动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与街道、社区及人大代表形成工作合力,破解资金保障、器材采购等难点堵点。在器材采购环节,提供专业技术参数指导,严把质量关;安装期间,全程监督施工流程,确保站点安装规范、器材摆放合理、标识清晰醒目,让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找到、熟练使用。
站点建成后,雨湖消防并未止步于“建起来”,更着力推动“用得好”。针对老城区居民消防技能薄弱的问题,大队抽调业务骨干,深入各社区、楼栋开展消防安全实战演练,手把手教学灭火器操作、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技能,同步实测“1-3-5”响应机制落地成效。通过专业指导与实战演练,目前雨湖路街道初期火灾平均到场处置时间由过去的8分40秒缩短至2分06秒,真正实现“小火早灭、大火快控”。
下一步,该大队将持续深化与街道、社区的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微型消防站器材巡检维护,常态化组织消防培训演练,不断提升居民自防自救能力,让68个“家门口的消防站”真正成为守护老城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用专业担当把群众的“安全诉求”转化为“幸福答卷”,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张平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