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真是太感谢法官了,不仅帮我拿回了损失,还没让我们邻里情彻底破裂!”拿到赔偿款的李某紧紧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一旁的曾某也诚恳表示:“是我家的疏忽给邻居造成了麻烦,现在问题解决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这温暖的一幕,源于一场因火灾引发的邻里纠纷,最终在法官的倾心调解下圆满化解。
![]()
图为李某收到赔偿款后,双方握手言和
李某与曾某是某村的老邻居,平日里互帮互助,关系和睦。然而一场意外火灾,却让这份邻里情陷入了僵局。不久前,曾某家因手机充电时电线短路不慎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不仅将自家房屋及物品烧毁,隔壁李某家也未能幸免,房屋被烧毁。火灾过后,面对李某的赔偿诉求,双方就赔偿数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曾经的好邻居变得形同陌路,矛盾一触即发。无奈之下,李某一纸诉状将曾某起诉至江源区法院石人镇人民法庭,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案件受理后,法官首先着手细致梳理案情,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消防大队,详细核实火灾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两家财产损失的具体情况。在调查中法官发现,由于火灾造成房屋等核心标的物已完全灭失,不仅不具备专业鉴定的基础条件,即便勉强启动鉴定程序,高昂的鉴定费用也会进一步增加双方的经济负担,显然不利于纠纷的实质性解决。综合考量后,法官确定该案的最优解在于调解,只有通过耐心沟通、换位思考,才能让双方在情理与法理之间找到平衡点。
庭审当日,法官并未急于开庭审理,而是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分别与李某和曾某促膝长谈。面对李某的委屈与诉求,法官耐心倾听其内心的不满,细致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引导他理性看待损失与赔偿的关系;针对曾某的愧疚与顾虑,法官一方面肯定其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明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鼓励他站在邻居的角度换位思考。
调解过程中,法官围绕赔偿数额这一核心矛盾,反复传递双方的意见与诉求,一次次调和分歧、化解隔阂。经过三个回合的耐心商议,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曾某当场一次性给付李某赔偿款8000元,李某自愿申请撤诉。当曾某将赔偿款交到李某手中时,两人多年的邻里情谊也随之恢复,最终握手言和,案件得到了一次性圆满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