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力保下的女总理被判死刑,莫迪拒不交人,反而给中国做了嫁衣?
看似不起眼的孟加拉国,人口近1.7亿,位列世界第八,在南亚东部并非小角色。11月17日,孟加拉国达卡法庭以“反人类罪”对78岁的前总理谢赫·哈西娜缺席判处死刑。哈西娜,这位四度执政、五度当选的政坛传奇,此刻却安全躲在印度德里,由莫迪政府提供全面庇护。
一场围绕流亡政客的跨国博弈,正在悄然改写南亚地缘格局。印度原本希望通过庇护哈西娜保住自己在孟加拉的影响力,但事实却显示,这一举动反而推动孟加拉国向中国靠拢,为中国创造了战略机会。
事情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当时,孟加拉公务员配额制度引发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7月15日至8月5日的镇压行动导致140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是孟加拉自1971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8月5日,执政长达15年的哈西娜宣布辞职,借“临时访问”之名搭乘军机逃往印度避难。
哈西娜在印度的安全,源于其长期的亲印政策。作为孟加拉开国总统的长女,她在1996年至2024年间五度执政,始终与印度保持密切合作,是印度在南亚最可靠的盟友之一。莫迪政府当初迅速批准她的避难请求,本意是留一张战略牌,以便在孟加拉内部事务中继续施加影响。
然而,随着哈西娜缺席审判并被判死刑,孟加拉临时政府要求印度履行双边引渡条约,交回哈西娜及其前内政部长。印度却避重就轻,强调“致力于孟加拉人民最大利益”,并未回应引渡请求。这背后既有法律理由:条约允许在缺乏公正审判的情况下拒绝引渡,也有战略考量:交人意味着印度在南亚的信誉受损,放弃哈西娜则会引发孟加拉政治动荡,甚至威胁印度边境安全。
印度保住哈西娜,却不得不承受与孟加拉国关系降温的后果。自今年4月起,印度取消孟加拉货物中转设施,5月对成衣及加工食品设限,导致孟加拉出口物流成本上升。孟加拉也以贸易管制回应,双边合作全面降温。
在这一背景下,孟加拉国开始加速向中国靠拢。今年3月,尤努斯访华期间,中孟达成八项谅解备忘录,中国承诺将零关税待遇延长至2028年,并提供21亿美元投资、贷款与援助,涵盖工业园区建设和港口现代化等关键项目。孟方还考虑采购中国歼-10C战机,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甚至有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中方斡旋下,孟巴两国恢复直接贸易,并计划联合军演,形成新的区域合作格局。
可以说,印度原本打算通过保住哈西娜掌控孟加拉局势,没想到反而把孟加拉国推向中国。这既是印度自身战略失算,也显示出中国在南亚秉持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能够在关键时刻赢得邻国信任。
目前,哈西娜仍在印度避难,其儿子已明确表示,不会向临时政府主导的法庭上诉,而是等待人民联盟重新执政。孟加拉国大选临近,达卡等地已经出现爆炸袭击与汽车纵火事件,局势愈发紧张。印度虽暂时保住了这位流亡总理,但如何平衡与孟加拉的关系、阻止其彻底倒向中巴阵营,成为莫迪政府头疼的难题。
哈西娜的去留,不仅关系到孟印双边关系,更关乎南亚地缘利益的重新洗牌。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凭借稳定合作和经济吸引力,在南亚赢得了宝贵战略空间,也为未来区域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