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里有暖气的注意了!已有人中招,这些病都是暖气惹的祸

0
分享至

窗外飘着雪花,屋里却温暖如春。68岁的刘大爷,北方人,一到冬天就觉得自家有暖气真是“幸福”,可今年身体却越发不对劲。

总感觉嗓子干、头晕、皮肤还起了红疹,夜里睡觉鼻子总憋得慌。一开始刘大爷还以为是年纪大了,直到邻居张阿姨也出现一样的症状,俩人一商量,才觉得“是不是跟家里暖气有关系?”



刘大爷带着一肚子疑问跑到医院,医生的话让他大吃一惊:“你们这种情况,冬天在暖气房里特别常见,时间一长还容易引发一堆健康问题。”可暖气不是应该让人舒服、更健康吗?

到底暖气会“招来”哪些疾病,又有啥办法能防?这一切的答案,其实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是很多人以为家里温度越高越好,事实上有个关键细节超六成人都忽视了。你家是否也“中招”,继续往下看你就知道答案。

北方冬天,80%及以上家庭选择“烧暖气”,一来提升居住舒适度,二来对老年人尤其友好。但中国疾控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的统计显示,连续在暖气房逗留6小时以上的人,患呼吸道相关疾病的概率上升了约27%,皮肤干燥和脱屑的发生率则高达43.6%。



原因其实很直观。暖气让室内空气循环变慢,相对湿度下降,湿度低于40%时,皮肤屏障损伤、眼部干涩、嗓子干痒甚至“过敏性咳嗽”都可能“找上门”;长期不通风,还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和PM2.5浓度超标,轻则头晕胸闷,重则诱发呼吸系统炎症。

更值得警惕的是,医学界将“暖气房综合征”列为现代气候环境下高发的亚健康现象。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长期生活于高温干燥、空气流通不良环境下,慢性气道炎症、哮喘发作风险会增加近45%。有数据显示,每年北方供暖季哮喘门诊量平均上升20-30%。

坚持在暖气屋里生活,2个月后,身体最常见的5种变化,尤其最后一种,很多中老年人都觉得“想不到”。

呼吸系统最先受累。暖气让空气持续干燥,鼻黏膜变得脆弱,易出现鼻塞、流鼻血,甚至诱发慢性鼻炎和咽喉炎。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数据显示,供暖季慢性咽喉炎患者增幅达31.2%。



皮肤干燥起皮,老年人更明显。皮肤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简单搔抓后常出现红斑、瘙痒,甚至湿疹样变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量,冬季相关皮肤病约比秋季多出38%。

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室内温度过高且湿度低,会让人入睡困难,夜间容易醒,早上头晕乏力。协和睡眠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长期在25℃以上暖气环境下夜间入睡时间延长约21%。

免疫屏障下降,反而更容易感冒。暖气房过度干燥,影响鼻腔纤毛运作,降低病原体防御力。中南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北方冬季老人感冒率比南方高出17.6%,其中主要集中在供暖期间。

心脑血管负担加重,血压血糖波动。环境干燥、夜间出汗多、水分流失,甚至影响血液循环。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统计,冬季暖气房中老年人血压异常波动发生率比非供暖季增加13%,糖尿病患者也更易血糖波动。

很多人以为保暖“越热越好”,其实科学用暖才是关键。权威专家总结出5个家庭用暖的关键细节,照做基本不用担心“暖气综合征”,尤其第3点最易被忽视。

室内温度别太高。建议把暖气温度控制在18-22℃,避免比外面高出10℃以上。



定时通风。每天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10-20分钟,哪怕外面冷,也需要通风换气。

加湿很关键。建议使用加湿器或定期在暖气旁放一盆清水,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

要多喝水补充体液。配合饮食,冬季每天建议饮水量1500-1800ml,避免因干燥诱发慢性炎症。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不要因为暖气舒服就久坐不动、昼夜颠倒,尤其是老人,更需要适度走动助循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降温后发现,奶奶棉服不兴了!满大街的“费尔岛”外套,个性时髦

降温后发现,奶奶棉服不兴了!满大街的“费尔岛”外套,个性时髦

小陈聊搭配
2025-11-20 20:13:37
许绍雄出殡众星相送,78岁林子祥双眼含泪,佘诗曼哭着脸奔赴灵堂

许绍雄出殡众星相送,78岁林子祥双眼含泪,佘诗曼哭着脸奔赴灵堂

开开森森
2025-11-18 11:22:50
矮小亚裔被8名白人围殴,当场击杀6人,身份曝光才知其厉害

矮小亚裔被8名白人围殴,当场击杀6人,身份曝光才知其厉害

纪实录
2024-01-12 21:04:08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7:15:05
定位9系:鸿蒙智行首款旗舰MPV基本确认归属智界品牌

定位9系:鸿蒙智行首款旗舰MPV基本确认归属智界品牌

IT之家
2025-11-20 21:53:07
“丑娘”张少华,人丑心更丑,年轻时做恶事,晚年眼中常布满泪水

“丑娘”张少华,人丑心更丑,年轻时做恶事,晚年眼中常布满泪水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7 22:18:08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为登陆而生!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为登陆而生!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20 19:31:13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郑说
2025-11-19 11:08:49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28:26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boss外传
2025-11-19 21:00:02
让《鬼灭之刃》下映,是对中国动画和未成年观众的有效保护

让《鬼灭之刃》下映,是对中国动画和未成年观众的有效保护

光影新天地
2025-11-19 17:25:35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徐徐道史
2025-11-05 15:10:34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新动察
2025-11-20 15:55:33
辽沈战役最大胆一战,毛主席彻夜未眠,最终回电:按你们的方案来

辽沈战役最大胆一战,毛主席彻夜未眠,最终回电:按你们的方案来

小港哎历史
2025-11-18 06:59:13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醉卧浮生
2025-11-20 22:24:11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20 00:26:12
骨干团集体逃离,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骨干团集体逃离,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沙雕小琳琳
2025-11-20 04:40:28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2025-11-21 01:40:49
原来仙女不讲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4年来个机遇暴富
1536文章数 4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又红又肿!佛山3岁幼童被锁孔“咬”手指!家长多留心这些“洞”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