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征缴工作已全面启动。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有些家庭缴费参保只注重“一老一小”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家庭因对医保政策理解不足或抱有侥幸心理,往往只为老人和孩子参保,而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青壮年,其医疗保障却处于“悬空”状态。
这一现象反映出,部分群众对基本医保的认知仍停留在“看病报销”表面,未能充分认识到其在“防范大病风险、减轻家庭负担”方面的核心保障作用。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维持每人400元不变,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最低达到700元。这一举措在减轻群众缴费负担的同时,保持了筹资结构的合理稳定。
据国家医保平台数据分析,在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四个年龄段中,住院率分别为7%、8%、10%和14%,住院次均费用也达到7253元、8195元、9264元和9554元。由此可见,青壮年同样面临不可预见的健康风险。一旦罹患重病或遭遇意外,若无医保保障,家庭不仅要求担高额医疗费用,还可能失去主要经济来源,陷入“一人病、全家贫”的困境。
国家鼓励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为了维护全体居民的健康权益。基本医保不分年龄、不论病史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基本、可靠和安全的医疗保障,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及时就医,医疗费用能够得到分摊,还能够在大病时获得救助,参加基本医保能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以安康市岚皋县塔元村35岁的崔某某为例。2025年3月,他因意外导致胫腓骨干骨折,在上海协爱中医医院治疗总费用达116697.42元。得益于连续参保,其政策范围内费用95811.56元,大病保险报销66835.03,医疗救助报销11988.27,个人自付37874.1元,医保减小开支78823.3元,患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2.27%。医保不仅覆盖了大部分开支,也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帮助他早日重返工作和生活。
参保后,居民可享受普通门诊、“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门诊慢特病、住院、大病保险以及生育医疗费用保障等多项待遇,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有效减轻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避免“小病扛、大病拖”。
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史文君介绍:“目前,统筹地区覆盖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1192家已实际付费,医疗机构覆盖率100%;病种覆盖率94.22%,医保基金支出占比86.64%。”通过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从费用、效率、质量和安全等多维度为参保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