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全在传老房子的事,说住建部一锤定音后,楼龄超24年的老破小要身价暴涨,甚至有人拿到了8200万拆迁款。
首先,住建部到底说了啥,我翻来覆去看了原文,压根没找到身价暴涨这四个字。
人家提的是“城市更新”,重点在改造提升,不是大拆大建。
简单说,就是对2000年以前、也就是楼龄超过24年的老房子,进行分类处理。
符合条件的重点改造,实在不行的才考虑拆,核心是“留改拆”并举,而且“留”和“改”是优先选项。
![]()
那8200万拆迁款又是怎么回事?我查了下,这像个都市传说,大概源头是某个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极少数几户因为特殊规划凑到一起的天价补偿,被无限放大、张冠李戴。
这就好比说谁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你就觉得全城彩民都发财了一样,纯属忽悠。
绝大多数老房子业主,得面对的现实可能是在业主群里为换电梯每家要摊多少钱而吵翻天。
为啥风向变了?原因不复杂。
一是拆不起了,过去那种推倒重来的模式,成本已经高到离谱,地价涨,人工涨,建筑材料涨,补偿预期也水涨船高。
开发商算不过账,地方财政也兜不起底。
二是社会账也算不过来了,把整个片区的人迁走,找地方安置,再回迁或者货币补偿,牵扯的精力太大,矛盾太多,一个项目拖上好几年是常事,大家都耗不起。
所以,改造提升成了更现实的选择,但“改造”二字,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
![]()
具体怎么改?不是简单刷刷墙、补补漏那么简单,文件里提到了管网更新、加装电梯、完善消防、增加停车设施这些。
想法是好的,但真干起来,全是难关。
就说加装电梯吧,一二楼的嫌吵嫌挡光,坚决不同意,五六楼的老人家天天盼着。
一个楼门十几户人家,能开出七八种会,光是协调沟通就能扒掉一层皮。
钱谁出?政府补一点,居民掏一点,听着合理,可让每家每户从自己腰包里真金白银地拿钱出来,比什么都难。
有的人说我没钱,有的人说我不住这儿用不着,还有人说除非你全包。
再说改造质量,找谁施工?钱怎么监管?改造期间居民临时安置怎么办?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麻烦事。
那么,老房子到底会不会身价暴涨?
现实点说,少数特定地段的房子,比如在顶级学区,或者位置极佳、结构尚好,经过彻底改造后,居住舒适度提升,价值肯定会有所回升。
![]()
但这更多是地段和配套价值的体现,改造只是锦上添花。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地段的老房子来说,改造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安全隐患、改善基本居住条件,是兜底,不是“炒作”。
它能止住因房子过于破旧而导致的贬值趋势,但想靠这个实现财富暴增,基本是做梦。
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在变,过去那种赌拆迁、博暴富的投机心态,可以歇歇了。
未来房子的价值,会更实实在在地和地段、配套、房子本身的品质挂钩。指望靠一条政策让所有老房子乌鸡变凤凰,不现实。
对于真正住在里面的居民,这是好事,生活环境能切实改善,不用再漏水的破房子里苦等一个遥遥无期的拆迁梦。
但对于那些前几年高位接盘老破小,指着拆迁一夜翻身的投资客来说,可能就得失眠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