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菲律宾人自己都没想到,折腾了这么久,最后一句“黄岩岛属于中国”,竟是从他们最主流的媒体里爆出来的。
正当美菲特遣队在附近海域高调演训,菲律宾媒体却突然转向刊出重磅文章,直言黄岩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还指出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在国际法上“缺乏根基”。这不是简单的文稿,更像是一次精心算计的“舆论反转”。
要知道,这家媒体长期被视为亲美阵营的风向标。现在突然“倒戈”,背后少不了民意的推波助澜。
毕竟,菲律宾国内早就怨声载道。政府连年扩军,2025年国防预算飙到3151亿比索,合46.5亿美元,但贫困人口却突破1500万。
最讽刺的是,棉兰老岛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达45%,而这些孩子的家庭,被要求相信“导弹比米饭重要”的国策。
经济压力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人走上街头的,是一连串腐败丑闻。
防洪工程预算180亿美元,却被揭出大量“幽灵项目”。挪用、虚报、层层扒皮,结果是洪水来了,堤坝没建,灾后救援靠中国捐来的发电机和无人机。
60万人走上街头,不是为了地缘政治,是为了活下去。他们质疑的,不只是腐败,而是这个政府到底在为谁服务。
![]()
马科斯政府的350亿美元军购计划,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政治豪赌。
他们下单F-16战机、印度布拉莫斯导弹,还从日本买了“阿武隈”级护卫舰,配合美方部署的“堤丰”系统,打造所谓“印太前沿阵地”。但这场赌局的代价,是让菲律宾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美国的MQ-9A无人机直接进驻,军演频繁,菲律宾变成了别人手里的棋子。
本来想靠军购换安全,结果却把自己变成了靶子。
东盟内部开始冷眼旁观,批评菲律宾破坏区域非军事化共识。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媒体也发出质疑,认为菲律宾正在拿整个东南亚的稳定做赌注。
而马科斯政府却像是踩了油门停不下来,越陷越深。
这也是为什么,菲媒突然转向黄岩岛立场,背后的政治信号被迅速放大。不仅是为自己找“下坡路”,更是因为现实按下了暂停键。
![]()
中国持续不断的人道援助已深入菲律宾基层,从预制菜到水泵发电机,绕过政府层层中介,直接送到受灾村庄。而美国那边,承诺的美元援助却迟迟没到账。高下立见,谁在真帮忙,老百姓心里一清二楚。
2025年10月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应优先改善民生,而非军事对抗”。
这不是一时情绪,是对现状的清醒判断。当政府把所有资源都用来买武器,人民只会问一句:子弹能当饭吃吗?
黄岩岛主权报道,其实只是舆论变化的冰点呈现。早在十年前,菲律宾就有人曾公开论证,黄岩岛从历史、地理到法理都属于中国。
只不过那时没人敢说,现在媒体敢写了,说明底层情绪已经压不住了。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问题不在岛是谁的,而是谁在用这个话题掩盖真正的问题。
马科斯政府的困局,其实早就埋下伏笔。他试图“亲美抗中”,以换取国际支持,但结果却是国内不稳、外部孤立。
中国不会坐等被动,中国的回应也不仅限于军事。
![]()
长期来看,这场军购闹剧可能变成马科斯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合同回扣传闻已经在调查,部分美军部署计划也因反对声浪被迫延后。
如果马科斯继续无视民意,极可能步上2013年阿基诺三世的老路。那一年,同样是反腐抗议,同样是民意崩盘,结果就是政权急转直下。
350亿美元军购,原本是马科斯的“安全牌”,现在却成了“失控牌”。他想用军火买稳定,却忘了,真正的安全来自民众的支持。
媒体倒向、民意反噬、国际信任下滑,这一连串的变化,说明菲律宾的对外政策正面临一次结构性的反思。
黄岩岛的归属,并不只是地图上的争议,而是一次现实与幻想的正面对撞。当一国的对外战略脱离了国内民生基础,所有的外交动作都变得漂浮不定。
![]()
马科斯想借助强军立威,却没料到,最先倒戈的,是曾经站在他身后的菲媒和民众。
中国的回应没有高调喊话,用行动、逻辑和事实一步步瓦解对手的立场,这比任何口号都有效。
马科斯或许还在纠结岛是谁的,但菲律宾人民已经在问:这350亿美元,究竟换来了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