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05分,女孩坠落。10点08分,保安发现。10点25分,确认死亡。
2025年10月26日,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职业高级中学,17岁的高三女生小丽 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罚抄任务,被老师谈话13分钟。
第一节课下课后。她独自从一楼走向四楼,在空教室窗沿静坐40分钟,最终坠落。
![]()
这个时间节点成了家属心中的“分界线”。
女生的舅舅刘先生说:“孩子早上还高高兴兴去学校,怎么中途就没了?”
家属称:“孩子的死不是一瞬间的,是整个学校系统在慢慢推她走。”
可学校说:“我们依法依规。”
![]()
据家属回忆,当天是周日,小丽照常到校。因为前一天外出,她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罚抄任务。第一节课刚开始,老师找她谈话,持续了13分钟。这段谈话的具体内容,校方称是“常规管理”。
根据澎湃新闻援引的监控资料,谈话结束后,小丽情绪未见明显波动。但她选择了一个安静的方式离开人群——课间时独自走上四楼,进入一间空教室。
她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也没有留下书信或消息。手机没有拨打电话,也没有发出任何求助。她一个人坐在窗沿,整整40分钟。
![]()
监控显示,9点20分,小丽进入四楼空教室,坐在窗沿。10点05分,从教学楼北侧坠落。
期间,小丽所在教室期间没有其他人进入。教学楼内仍有学生在课间活动,但没有人意识到她的异常。
10点08分,保安发现异常,3分钟后启动应急程序。校医赶到,120随后抵达。10点25分,小丽被宣布死亡。
这40分钟,没人喊她,也没人找她。校方后来承认:“周末教学管理存在盲区。”
![]()
警方调取了教学楼内外的全部监控、问询了班级师生,勘查了坠楼现场,没有发现外力干预。
2025年11月15日,公安机关出具调查结论: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但这个结论,只能说明“不是他杀”,却无法解释“为何她会跳”。
警方的职责是判断是否构成刑事案件,而心理动因、教学管理疏漏,并不在他们的调查范围内。
这也是家属最难接受的地方。刘先生说:“不是刑案,我们理解。但孩子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谁能告诉我们?”
事发后,小丽家属多次向学校提出申请,但校方回应称:“出于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不便提供原始视频。
![]()
截至11月18日,小丽家属仍未拿到教学楼内部完整监控视频。目前家属只能在学校陪同下,查看部分片段。
这种做法引发了外界质疑。家属认为,既然警方已经排除刑案,事件性质也已明确,为何不能提供完整影像?“孩子最后的53分钟,我们想看清楚每一帧。”
但学校的回应显得冷硬。学校负责人表示:“依法依规有结论,没必要解释。”
因为事发当日是周日。家属质疑学校存在“违规补课”。
一开始,校方否认称“不是补课”,只是正常安排。
![]()
直到家属拿出了课程表,显示周日确实有完整课程安排,随后有学校教师承认,当天确实安排了高三年级集中授课。
教育局工作人员也未明确否认“补课”说法,仅表示“需向警方了解”。
这就让“补课”成为另一个焦点。如果确实是学校安排学生周末集中上课,那么在没有学校值班、心理巡查机制下发生悲剧,是否构成管理责任?
因为补课安排特殊,没有老师在课间巡视,值班制度也不完善。学生课间可以自由活动,这使得小丽的异动被彻底错过。
![]()
小丽因为未完成任务被罚抄,又在课堂上被谈话13分钟。对一名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校方拒绝透露罚抄内容和数量,仅称“属于教学管理范畴”。
但这一说法并不能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教育惩戒的边界在哪里?面对即将高考的学生,是否有更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是否考虑过心理承受能力?
![]()
从谈话结束到坠楼发生,53分钟里,小丽没有和任何人交流。她没有求助、没有倾诉,也没有表达过任何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17岁的孩子,从教室走到空教室,再到坠落地面,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一小时。她或许只是希望有人能拉她一把。
可惜那一刻,没人发现她的异常,也没人听见她的沉默。
生者当警醒,逝者应安息。教育的本质,不是训练分数的机器,而是保护生命的土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