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平均水深1.9米,将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人工挖成第一大湖是否可行

0
分享至

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平均水深竟然只有1.9米?如今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平均水深8.4米,容积约260亿立方米,第一大湖则是青海湖,平均水深21米,容量743亿立方米。有人提出,将太湖通过人工进行扩建,变成超越鄱阳湖的中国第一大湖,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那么,这一构想是否可行呢?



太湖现状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缘,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侧是江苏的常州和宜兴,东侧则与苏州为邻,总面积2578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334平方千米,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淡水湖,其年均出湖径流量约75亿立方米,蓄水量44亿立方米,每年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超21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同时对调解区域气候意义重大。但实际上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平均水深只有1.9米,最大水深也不过4.8米,是一座典型的浅水型湖泊,与我们的北方邻居俄罗斯相比,俄罗斯的第三大淡水湖,是位于卡累利阿的奥涅加湖,平均水深30米,最大能够达到120米,美国第三大淡水湖密歇根湖,平均水深更是达到了84米,最大深度281米,那么,太湖为何这么浅呢?

首先,太湖有长江、钱塘江、苕溪等多条河流汇入,这些河流携带了大量泥沙,而太湖本身水流又十分平缓,缺乏强有力的水流搬运能力,导致大量泥沙会随时间在湖底沉积,多年累积下,河床逐渐抬高,太湖就会越来越浅。

其次,太湖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之上,湖底本就平坦,更加剧了泥沙沉积,加上太湖并不是深盆式地质结构,并不具备形成深水湖的基础。

另外,由于历史上太湖周边的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人为活动,也间接导致湖泊变浅。



如今每年仍有大约33.5万吨泥沙不断往太湖内倾倒,一旦雨季降水偏少,湖泊水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有人提出,为何不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将太湖挖深呢?

人工扩建太湖的可行性

有人认为,挖深太湖不仅能储存更多淡水,缓解区域用水紧张问题,也能调控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同时,也能进一步升级长三角地区的航运价值,利用太湖与长江等相互联结,为苏州、无锡、湖州等周边地区的水运经济提供更多可能。

构想固然美好,但也面临着多重现实困难。

首先是技术问题,以我国目前的疏浚技术,利用绞吸式挖泥船确实能将湖泊挖深,但太湖本身地质构造就是浅水湖,这种固定的地质环境,并非靠技术就能改变的。

其次是建设成本问题,以太湖的水域面积,每挖深一米,就需要开挖超23亿立方米泥沙,相当于100个西湖的水量,至少要开挖5米,才能达到一般深水湖的标准,那么,就需要挖大约90亿立方米泥沙。

我国建设上海水滴湖时,平均挖深3.7米,花费了5亿,动用了12艘挖泥船,340套挖塘机,每天3200名工人,耗费15个月才建成。



而太湖的面积是水滴湖的500多倍,建设难度也将呈百倍增加,按照这样的标准推算,将太湖挖深5米,就需要投足一两千亿元成本,另外还有上百亿立方米的泥沙该如何处置,又是一大难题,太湖周边又都是长三角人口密集区,根本没有足够空间堆放,如果通过航道、车辆调度,也很难支撑如此规模。

再就是生态问题,太湖生态系统完善,近年来水质也得到了一定改善,湖泊候鸟、水中鱼虾等特色物种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如果人工挖掘太湖,将破坏底栖生物栖息地,对太湖的生态系统将是毁灭性打击。

再就是太湖现有形态的改变,也会导致周边河网水位出现失衡等问题,汛期无法快速调蓄,枯水期湖水倒灌,对周围其他地区的防洪排涝产生影响。

总之,太湖浅水深光、河网交织,是鱼米之乡的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塑造的结果,并不需要强行改变,我国目前也正在通过清淤技术,缓解太湖泥沙淤积问题,通过合理的治理方式,维系太湖原生态框架,这才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科学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鹿楠
2025-11-18 22:45:03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墨心人
2025-11-19 19:42:48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45:17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叨唠
2025-11-19 03:22:18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优趣纪史记
2025-11-20 00:06:12
“漏X装”,火了!

“漏X装”,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4:51:31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极目新闻
2025-11-19 19:51:43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大国纪录
2025-11-19 15:52:44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5-11-19 18:27:31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奥拜尔
2025-11-19 22:57:40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先锋新闻
2025-11-19 16:47:56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爆角追踪
2025-11-19 14:35:56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古史青云啊
2025-11-20 02:29:56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懂球帝
2025-11-19 22:50:07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38:42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2025-11-20 05:12:49
荐史
荐史
读史使人明智,品史使人明理。
3476文章数 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本地
旅游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艺术要闻

惊呆了!外国画家如何颠覆水浒108将的形象?

亲子要闻

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旅游要闻

穿越古冰川,非遗活在山水间!螺髻山彝历新年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