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冷冰冰的处分公告,本该像宣判书一样钉在宿舍门口杀鸡儆猴,结果一夜之间变成全宿舍的生日祝福墙:
“生日快乐!”
“不要怂,就吃!”
“蛋糕有毒吗?有毒我也要吃!”
“宿管老师也来一口?”
密密麻麻的字迹,像一群少年用最温柔的方式,把荒诞的规训撕得粉碎。
这才是真正的“以儆效尤”:
学校想让所有人看见“谁敢吃蛋糕就死”,
学生们偏偏让所有人看见“谁敢罚吃蛋糕就完蛋”。
停课休学?
陪读一周?
贴公告示众?
好家伙,这套组合拳打出来,
没把学生打服,反而把全国网友打乐了。
衡水模式的核心逻辑从来都是:
把人当机器养,把青春当战备物资烧。
生日?情感?甜味?
那是会削弱战斗力的毒药,必须连根铲除。
于是提拉米苏成了阶级敌人,
分享蛋糕成了反革命小集团,
偷偷说一句“生日快乐”
就得按里通外国处理。
可他们忘了,
00后不吃这一套,
10后更不吃这一套。
他们从小在短视频里见过更大的世界,
知道成年人的很多规则本身就很蠢。
他们不怕写检查,不怕被请家长,
他们最擅长的,是把你的铁板钉成表情包,
把你的杀威棒变成全网笑料。
所以,
当学校祭出最严肃的处分公告,
学生们只用一支马克笔就完成了降维打击:
你罚我,我祝福我,
你越冷血,我越温暖,
你越想让我害怕,我越要让你难堪。
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这是赤裸裸的权力反杀。
那一句句“生日快乐”写在你处分书上,
就是少年们在对整个衡水体系说:
你以为你还在管教我们?
不,我们已经开始审判你们了。
而最讽刺的是,
学校到最后连愤怒都不敢有,
只能灰溜溜地把公告撕掉。
因为他们忽然发现,
真正被示众的不是吃蛋糕的孩子,
是自己那套早已腐烂、见不得光的规矩。
一块提拉米苏,
甜掉了一所高考监狱的牙。
孩子,
以后每年的今天,
都大胆地点最大份的蛋糕,
然后把发票寄给校长办公室。
就写:
“报销一下,
这是你们欠他的生日,
也是你们欠所有人的青春。”
生日快乐。
愿你们用尽一生去吃、去爱、去犯错、去做人,
永远别做他们的升学机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