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马诺杰记得很清楚:10月10日18点07分,他刚把计价器归零,就听见红堡外一声闷雷,火球把暮色撕开。几秒后第二声更近,震得挡风玻璃一抖。他的手却本能地去抢手机,而不是方向盘——德里人都知道,这一声可能决定未来几年的日子。
不到十分钟,伊斯兰堡外交区也传来爆炸,消息穿过加密群聊,比官方简报更快。两座首都隔着七百公里,却像被同一跟导火索串联,电视台同步切换“突发”。股指在新闻条里跳水,比任何一句指责都直接。
救护车的警笛与键盘侠的怒吼交织,一边喊“报复”,一边哭着找人。红堡附近十三具遗体被标上编号,半数是路边摊贩。伊斯兰堡的死亡数字被“待核实”掩盖,外交部官员只挤出一句“正在确认”,却没有否认恐袭属性。
![]()
爆炸只是火苗,真正的干柴在边境。杜兰德线半月内已经有五起小规模交火,巴方说自家村舍被炸;塔利班反咬“你们在暗地扶植武装”。口水加子弹,互信被剥成薄片,稍有火星就会贴到汽油桶。
俾路支省的独立横幅夜里被扯下,黎明又挂回。那里叠着铜矿、天然气和瓜达尔港三张底牌,也叠着620亿美元的中巴走廊合同。谁砸这里,等于砸整个南亚物流大动脉。保险精算师已经把“政治附加费”列入模型,签字手犹豫得更久。
军方参谋给总理端上一摞方案,最刺眼的是“核态势升级”四个字。新德里和伊斯兰堡各握百枚以上战术核弹头,三分钟误判就能让谈判桌蒸发。国防部却必须把选项摆在那儿,因为威慑本身也是政治表演。
![]()
如果真打起来,首先受伤的是卡车司机。瓜达尔到旁遮普的货运链一天有七百辆车,停三天就有上万份装箱单堆港口。油价跟着跳涨,制衣厂下周的工资条会缩水,最末端是拿日薪的搬运工——他们对克什米尔或塔利班并不关心,只关心空调何时断电。
于是双方嘴上冒火,手却在暗地里拉热线。凌晨一点,德里值班参谋拨出加密电话,八分钟后巴方回呼。形式主义?也许。但只要电话通,核密码箱就不会轻易打开。两国都清楚,GDP才是真正的护身符。
塔利班面临另一道算术题:如果放任越境火线,把资金、援助和侨汇一起烧没,喀布尔连发工资都困难;要彻底堵边境,又怕山地武装转身对内。它在算盘上横竖打珠子,迟迟做不出折中公式。
外部资本只看三条线:热线、情报链、海上缓冲区。热线是温度计,情报链是防误判的安全阀,海上缓冲区则保证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