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访者问:
刚刚又发现儿子躲在厕所里玩平板,实在忍不住,上去就是一脚,当时真的想一脚踹死他。就很奇怪,我这么自律的人,为啥养了一个这样的娃:懒惰,没有自制力,无法沟通,有错了屡教不改,写作业拖沓,玩平板积极的很。我觉得太累了,都想睡一觉永远别醒过来了。
咨询师答:
能体验到你字里行间那几乎要溢出来的愤怒、失望和深深的无力感。你能在这里坦诚地说出来,是寻求改变的第一步,这本身就需要巨大勇气。
当情绪风暴过去后,你要行动起来重建亲子关系。
真诚地道歉与修复:为您那一脚和失控的言语,找一个平静的时刻,向儿子郑重道歉。你可以这样说:“爸爸为那天踹你的事向你道歉。
踢你是爸爸犯的非常严重的错误,是爸爸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非常后悔和难过。爸爸生气的是你玩平板的行为,但爸爸永远爱你这个人。” 这能将被错误行为撕裂的关系,重新缝合。
重新定义平板问题:将玩平板从一场道德战争降级为一个需要共同管理的技术问题。
共同制定规则:和他一起商量每天什么时间、玩多久平板(如作业完成后玩30分钟)。让他参与决策,而不是被动执行命令。
提供替代方案:孩子沉迷屏幕,常常是因为现实生活缺乏更有趣的选项。尝试带他进行户外运动、一起做手工、玩桌游,用真实的陪伴和乐趣填补他的空虚时间。
练习非暴力沟通
观察:说事实,不评价。“我看到你在规定时间外玩了平板。”感受: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对方。“这让我感到很担心和失望。”
需要:说出你未被满足的需求。“因为我非常看重你的视力和学习习惯,也希望我们能相互信任。”
请求:提出具体、可行的请求。“现在我们能一起把平板收起来,然后聊聊你的想法吗?”
关照你自己:你“想睡一觉永远别醒过来”的念头,表明你已极度耗竭。请你务必先照顾好你的身心。寻找自己的支持系统(伴侣、朋友、心理咨询师)。
![]()
最后,请允许我解释一个可能令你感到惊讶的结论:
如果你的自律远远超过常人,那么儿子躲进厕所玩平板,你愤怒到猛踹他一脚,就一点都不令人惊讶。然而,这可能恰恰是你的过度自律导致了你儿子的享乐和懒散。
我猜测你和你儿子发生了亲子间的投射性认同的心理机制。简单地说,你可能有强烈的享乐和懒散愿望,由于这个愿望过于可怕,于是你拒绝意识到这个愿望,且放置到你儿子身上,于是你儿子就拥有了“双倍”的享乐和懒散动力,你亦把你内部的冲突转变成了你和儿子的战争,你就禁不住通过惩罚儿子的方式向你内在享乐的孩童施虐。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想法令你这般愤怒呢?你为你的自律是否付出了太多没有意识到的代价?
故而,你不妨回忆一下过往的青葱岁月,看看就自律这个主题你和父母发生了怎样的互动和故事,你内心翻涌出了什么体验和幻想,也许你便可以发现,你儿子现在替代你满足你失落的享乐和懒散愿望,而你拒斥这一部分又通过儿子和这部分发生联结,如果你意识到了这部分,且为你失落的童年深深哀悼,你可能就不再感到儿子玩平板会这般面目可憎,你也不会感到这般累,以至于都想睡一觉永远别醒过来。
——袁老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