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建议是推动以案促改、源头治理的有力抓手,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加强分析研判,深挖根源症结,真正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治。2025年初,扬州市纪委监委查处了某区区委原常委、某高新区党工委原书记叶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通过集成办案“撕开口子”“揭开盖子”,运用纪检监察建议“挖出根子”“开出方子”,着力清除制约开发园区发展的顽瘴痼疾。
同步推进查办案件与纪检监察建议工作,系统谋划“为什么办案”“办什么案”“怎么促改”,才能为精准提出建议打牢基础。办理叶某某案时,我们成立了促改促治工作组,同步收集存在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责任缺失等情况,并带着这些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既核实前期掌握的面上情况,又找准每个问题指向的具体人、具体事。同时,我们注重在谈话中引导叶某某从案件当事人的角度,剖析所在单位、地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比如他交代,自己作为“一把手”,在重大事项决策上经常“一个人说了算”,因错误决策造成国有资金损失。对此,结合调研情况,我们在纪检监察建议中着重指出高新区集体议事决策等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权力运行失控的问题。
纪检监察建议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指出的问题需整改、可整改,并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叶某某案件办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新区违规借款、担保问题突出,在固定资产和国有资金监管方面均存在此类问题。因此,我们在起草纪检监察建议书时,由个案延伸至区域内共性问题,责成高新区开展国有资产风险处置,进行全面清查、盘活利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纪检监察建议不仅要精准制发、及时送达,还要跟踪督促、评估问效,更要由点及面、系统施治,形成严实的工作闭环。叶某某案件移送后,我们第一时间向该区区委、区政府制发了关于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制定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跟踪督办、成效评估工作指引,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在此基础上,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开发园区共性问题,开展全市开发园区警示教育系列活动,从狠抓个案建议整改,延伸至对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建议落地见效。
我们认识到,单纯有案查案,对于反腐败这一系统性工程来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找准症结所在,精准开好纪检监察建议“药方”,点到位、抓到底、治到根,才能实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22期,作者: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张宏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