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
前言
“双11”刚过,深圳的白酒经销商老王就把仓库里最后几箱飞天茅台清了仓,算下来每瓶亏了近300块,干这行12年,从没见过这么惨烈的降价潮。
打开电商平台一看,更让人咋舌,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一千七百元,部分平台补贴后卖到比1499元的官方指导价还低,直播间更狠,直接喊出不到1300元的低价。
要知道四年前,这酒最高能卖到3000多元一瓶,如今价格腰斩,直接回到2015年的水平,曾经的“液体黄金”,怎么就成了经销商手里的“烫手山芋”?
![]()
价格跌穿地板
这轮降价最受伤的,当属靠价差吃饭的经销商和囤货的黄牛,根据今日酒价数据,2022年1月飞天茅台原装价还是3260元。
2023年跌到2910元,2024年初降至2315元,到2025年11月18日,已经跌到1680元,三年跌幅超48%。
经销商拿酒要的出厂价,还得被迫搭售一堆不好卖的系列酒,实际成本接近一千七百元,现在电商卖1499元,以前靠囤货一年能赚几十万,今年光清库存就亏了近百万。
![]()
不少典当行现在都不收茅台了,少数愿意收的给价才一千五百元,比拿货成本还低,茅台厂家不着急,其实是因为厂家的基本盘并没乱,2024年茅台收入1741亿元,占贵州GDP的超7%,还是地方经济的顶梁柱。
因为跌的是市场价,1169元的出厂价和1499元的指导价压根没动,厂家利润还是有保障的,受冲击的只是那些靠炒作价差的中间环节。
茅台价格崩了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供需、政策、消费习惯三重冲击的结果,首当其冲的就是积压多年的库存“堰塞湖”决堤了。
![]()
这些酒大多是2016-2021年涨价周期里囤的,当时大家都把茅台当理财品,想着“买了就升值”,现在价格一跌所有人都慌了神,扎堆抛售越卖越跌,形成恶性循环。
茅台一直在扩产,2016年茅台酒产量才3.93万吨,2024年已经增至5.63万吨,系列酒销量从2.29万吨涨到4.64万吨,供给量大幅增加。
![]()
白酒行业彻底入冬?
需求端却在萎缩,今年5月出台的“禁酒令”严格限制公务接待用高端白酒,以前占销量前头的公务消费,现在只剩不到1%。
商务宴请也砍了不少,企业很少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撑场面,商务用酒次数少了,年轻人也不买账了,数据显示年轻人喝白酒的比例不到9%,73%的年轻人因为怕伤身体很少喝白酒。
现在年轻人聚会都喝果酒、精酿,度数低、口感好,还不用应付劝酒,在他们眼里,茅台是“爸妈那辈的酒”,跟“强制劝酒”“严肃应酬”绑在一起,打心底里反感。
![]()
反观低度酒市场,一年增速达30%,一半年轻人都爱喝果酒,茅台抓不住年轻人,就等于丢了未来的市场。
作为行业龙头,茅台一降价,整个高端白酒行业都被带崩了,五粮液第八代普五跌破800元,拼多多补贴后才739元,国窖1573跌到780元,年初至今跌了9%,汾酒、剑南春跌幅都超15%。
整个白酒行业都在过冬,全国正规白酒企业产量连续九个季度下降,实际被喝掉的白酒少了23%,地方小酒企大面积亏损。
![]()
白酒行业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茅台价格是经济热度的晴雨表,现在消费紧缩和降级可能还要持续3-5年。”
面对困局茅台也在自救,9月和10月接连发声明,公布正规购买渠道,还跟平台建假冒侵权信息绿色处置通道。
![]()
有经销商透露,茅台已经通知他们不得低于1700元销售,但市场价早就跌破这个线了,管控效果有限。
业绩数据也露出了疲态,2025年第三季度茅台营收同比仅增0.56%,净利润增0.48%,增速创近年新低,还把2025年收入增速目标下调到9%。
![]()
茅台的未来在哪
更让人意外的是10月茅台突然换帅,能源局局长陈华接替张德芹担任董事长,这是六年来第五次换帅,而且新掌门还没有酒业从业背景,业内人士都觉得,这背后是茅台面临的压力太大了,急需破局。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茅台价格还会跌吗,1680元是不是底,有业内人士对比了上一轮降价,2012年三公消费受限后,茅台从2300元跌到800元附近。
但这次不一样,现在茅台90%消费在商务和礼品场景,公务消费只剩零头,跌幅可能不会那么夸张,但下跌空间还是有。
![]()
短期来看茅台可能会通过减少供货、控量保价稳住1650-1700元的区间,但长期来看,能不能稳住,关键看两个问题,库存能不能消化完,年轻人能不能被吸引过来。
其实茅台的核心价值还在,生产工艺和品质的壁垒没丢,高净值人群的自饮需求也还在,某券商报告测算,茅台真实需求和社会财富增长高度相关,长期还是有支撑的。
![]()
现在的问题是,以前大家把它当理财品炒,掩盖了消费端的问题,现在泡沫破了,正好让茅台回归“酒”的本质。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反而是件好事,价格回归理性后,不管是自饮还是送礼,都不用再为炒作买单。
而对茅台来说这轮调整也是个契机,少搞点虚头巴脑的文创炒作,多花心思研究年轻人的口味,比如推出低度款、果味款,把“爸妈的酒”变成年轻人也能接受的酒,这才是长久之计。
![]()
结语
酒终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生钱的,靠炒作撑起的高价神话,迟早会回归本质,茅台这轮降价不是产业崩塌,而是行业从“投机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必经之路。
至于1680元是不是底,或许只有等库存清完年轻人愿意买单的时候,答案才会揭晓,让我们且走且看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