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窗外,秋实向冬藏过渡的景致层次斑斓;窗内,思想碰撞的“审学研”研讨会热度高涨。五个月深耕司法实践、钻研理论前沿,终将凝结成破解实务难题的丰硕成果。近日,辽宁高院第8期“审学研”驻院研究人员集中亮相,系列课题研讨会精彩启幕。即日起,辽宁高院公众号将陆续推送5场分享实录,带您直击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思想盛宴,敬请持续关注。
![]()
近日,辽宁高院第8期“审学研”首场课题研讨会顺利召开。鞍山市铁西区人民法院民事综合审判庭法官李雨坤以两项实务课题为核心展开汇报,分别是《房企破产重整中消费型购房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与《以庭审优质化为研究视域的民事庭审制度完善》,用扎实的调研成果回应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房企破产重整案件中,多重权利交织缠绕,各类债权人利益博弈激烈,消费型购房人权益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第一项课题中,李雨坤聚焦这一核心问题,系统剖析权利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深挖冲突根源——既源于权利类型的天然差异,也受行业特性与程序原则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她提出针对性制度优化路径:构建差异化权利保障机制与清晰的优先权顺位规则,明确消费型购房人定位及权利边界,有效化解多重优先权冲突;优化破产重整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信用修复与预重整制度,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提升重整成功率;建立健全法院与住建、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厘清司法权与行政权职能边界,打破数据壁垒,让购房人权利救济更及时、更精准。
“房企破产重整中的消费型购房人权利保护,绝非简单的‘购房人优先’,”李雨坤在汇报尾声强调,“而是要在购房人基本居住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金融机构抵押权、投资人收益权之间,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规则体系,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今年5月,辽宁高院在鞍山法院先行先试的成功基础上,正式印发通知,确定全省8家中级法院及10家基层法院作为试点,全面推广庭审优质化工作机制经验。作为先行先试的亲历者,李雨坤在第二项课题《以庭审优质化为研究视域的民事庭审制度完善》中,系统梳理庭审优质化的核心内涵、发展历程与实践成效,深入剖析优化庭审需破解的关键问题。
“法官的专业能力与庭审驾驭水平,是优质化庭审的核心支撑。”她提出,要持续强化法官能力建设,树立如我在诉、一次性解纷等司法理念,规范释明权行使,适度心证公开,提升争点整理精准度;同时,全面推广诉答文书示范文本,引导当事人庭前交换证据,通过多轮书证交锋限缩争议焦点,实现争点的精细化梳理与固定。实践证明,许多案件在庭前即达成了调解,即便未达成调解进入庭审,也因争点明确而大幅缩短审理时长,提升了庭审效率。
“把解决基层法院审判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适当加入具体案例或者客观数据,为叙述提供更好佐证。”“建议行文叙述更加简练,方便更多法官学者阅读,为后续成果转化打好基础。”两项课题汇报后,与会专家学者、资深法官、干警代表等先后发言,对两项课题研究展现出的问题意识、理论价值和实践导向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深化问题分析、突出论述主线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推动成果转化,为破解房企破产消费者权益保护难题和深化庭审优质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研讨环节,理论导师与实务导师分别从理论依据、写作结构、论述逻辑等维度展开专业点评,为促推理论成果转化提供意见建议。
辽宁高院相关院领导、专家学者、资深法官、青年干警代表及“审学研”第八期驻院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本次研讨会,以多元视角助力课题提质增效。
审核丨黄艳辉
编辑丨秀 姿
文字丨王海涛
视频丨辽宁法治报社
融媒体发展部
制作丨李梦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