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长期熬夜导致脑膜炎,智力大幅倒退的新闻引起大众关注。熬夜对大脑到底有多大影响?本次健康微课,上游新闻邀请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中心主任医师蔡敏详细解答。
熬夜可能导致哪些凶险的心脑急症?
蔡敏介绍,长期熬夜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持续性打击。它绝不仅仅是导致脑膜炎这么简单,更是一系列心脑急症的“催化剂”。
脑卒中是最需要警惕的急症。熬夜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因为夜间本该是血压的“低谷期”,熬夜却让血压持续处于高位,增加脑血管压力。
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加速血管的老化和硬化,为血栓形成埋下隐患。
熬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极大地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可能诱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致命的心肌梗死。
对于有癫痫潜在病灶或既往史的患者,熬夜、睡眠不足是导致癫痫发作的最强诱因之一。因为它打破了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容易引发异常放电。
除了熬夜,还有哪些习惯和行为可能导致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本质是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突破血脑屏障,入侵并感染了脑膜。除了众所周知的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之外,以下这些习惯和行为也同样危险:
持续过度劳累与精神压力。这和熬夜的危害类似,是免疫系统的“头号杀手”。长期处于“高压锅”状态,身体的防御力量会被大大削弱,平时可能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病毒(如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
不注重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很多导致脑膜炎的病毒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
病毒还可能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如咳嗽、打喷嚏的飞沫)或口腔分泌物传播。随意共用餐具、水杯,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季节交替时不注意防护,不注意保暖、在人群密集处不戴口罩,都会增加感染原始病毒的风险。
长期偏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力和数量,削弱抵御病毒的能力。
吸烟与过量饮酒都会使身体整体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如何避免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生?蔡敏提醒,生活中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均衡营养,适度锻炼,缓解压力,注意卫生。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视频编辑 魏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