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疾病
在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近1亿
每年约92万人因此丧生
致死人数甚至超过肺癌
是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外的
第三大健康杀手
更可怕的是
相较其高患病率与高致死率
很多人却从未听过它的名字
——慢阻肺
![]()
今天(11月19日)
是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主题是
“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鸿
带你一同揭开“沉默杀手”
——慢阻肺的真相
被低估的“沉默杀手”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异常症状和不可逆气流受限,通常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关。
![]()
图源:人民网科普
慢阻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早期无明显症状,主要以咳嗽、咳痰、气短为特点。但患者往往容易将这些症状与吸烟后的常见反应、年龄增长引发的生理变化相混淆,未给予足够重视。
张鸿解释:“大家总认为咳嗽、咳痰跟吸烟有关,是正常表现,其实这背后已经出现慢性的气道炎症。还有部分人活动后出现气短,会觉得岁数大了,气短很正常。所以,并不是身体没给我们发出信号,而是信号被忽略了。”
数据显示,如今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发病率已高达13.7%,60岁以上人群中每4人就有1名患者。
![]()
然而,逾九成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毫不知情,多数人往往等到病情急性发作送进医院,才发现患上慢阻肺。
而这时,通常已是重症。
诊断“金标准”
那么,慢阻肺该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可通过以下自测题和定期检查进行判断:
如何自测是否患有慢阻肺?
①你经常每天咳嗽数次吗?
②你经常有痰吗?
③你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到气短?
④你的年龄是否超过40岁?
⑤你现在是否吸烟,或者你曾经吸烟?
如果有三个以上问题回答“是”,建议尽快咨询医生并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能够客观测定气流阻塞的程度,并发现早期气道病变。医生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张鸿介绍,肺功能检查是通过向专用仪器吹气完成的检查项目,吹气后仪器会自动测算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一秒率和一秒量。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若一秒率小于 0.7,即提示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引发慢阻肺的“元凶”
张鸿表示,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烧生物燃料、烧柴火、烧动物粪便、烧煤、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其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公认吸烟是慢阻肺的最大风险因素,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慢阻肺发病风险越高。统计显示,60%~70%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者中约有10%~15%会患上慢阻肺。
![]()
▶除了吸烟,空气污染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因素之一。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PM2.5等污染物都会对肺部造成损伤。在室外,尽量选择空气质量好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佩戴口罩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如何避免谈“喘”色变?
慢阻肺病虽难以根治和逆转,但科学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帮助患者“带病长寿”。降低慢阻肺患病风险,延缓慢阻肺的进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戒烟
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规范治疗
治疗慢阻肺是一场“持久战”。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并且降低死亡风险。
接种疫苗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秋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减少感染导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遏制疾病进展,甚至可能会降低死亡风险。
![]()
慢阻肺病的“慢”
既是疾病特点
也意味着可控的希望
河南应急广播提醒
肺功能的下降不可逆且难以恢复
早发现、重预防是关键
远离致病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
可控制肺功能下降速度
更好保护肺功能
防范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